楠木轩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故乡在哪

由 岳洪秀 发布于 经典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了几次梁惠王后,又见到了梁襄王。这个时候梁惠王应该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即位。在他即位不久,孟子马上就找到了他。

孟子

两人见了面,谈了一会儿话,孟子就出来了,出来的时候,孟子说:我怎么看梁襄王这个人,怎么也不像一个国君的样子。我还没走到他跟前,他突然就问我,天下要怎么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只要天下统一了,自然就安定了。然后他又问我,那谁能让这个天下统一呢?我说,只有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就能让天下统一。他又问我,谁会归附这样的人?我说,天下的百姓都会归附这样的人。大王你知道田里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到了夏天,几天不下雨,禾苗缺水死了。遇到大雨,又重新开始生长,且长势喜人。你说,有谁可以阻止禾苗的生长呢?放眼天下,当今的国君中,没有不喜欢杀人的。如果你可以做到不杀人,百姓自然都会来归附你,而且还会翘首期盼你的到来。如果你真这么做了,老百姓都来归附你了,就好像往低洼处的流水一样,又有谁可以阻止这个趋势呢?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一如既往表达了他主张事实仁政的中心思想,以“王道”治国,针对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提出了解决方法。在孟子的文中,常以地主阶级的奢侈和农民阶级的苦难作出对比,表现出了其高超的谈话技巧,令人不得不折服。

孟子谓戴不胜

在儒家经典《孟子》一书中记载了孟子与一位叫戴不胜的士大夫之间的对话。在这个故事中,戴不胜想向齐王推荐一位叫薛居周的贤德的人,因为他认为只要齐王身边有薛居周来辅佐,齐王就不会被小人的谗言所迷惑了。对此孟子有不同的观点。

《孟子》一书

孟子首先给戴不胜讲了一个故事,他问戴不胜说,如果一个楚国的官员想让儿子学齐国话,那么是找一个齐国老师来楚国教呢,还是把儿子送到齐国去呢?戴不胜说,不要那么麻烦,就直接找个齐国老师教就行了。孟子说如果找个齐国老师教,那么就算天天督促他说齐国话,但是身边的人都是说楚国话的,他也学不好齐国话。但是如果他到了齐国,就算不用老师教,但是身边都是说齐国话的,时间一长,他自然而然就学会齐国话了。戴不胜认为有道理。

孟子接着说,假如齐王身边上至大臣亲戚,下到奴隶仆人都是贤明的人,那么齐王就没有机会接触奸诈小人了,但是如果大王身边都是那些只会说谗言的小人,那么齐王身边只有一个薛居州又有什么用呢,区区一个薛居州就能对大王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呢,戴不胜觉得孟子说的很有道理。

这个故事是孟子认为环境对人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他的品行、性格、处事方式都有很大的作用,并不是某个外在的因素就能轻易改变的,因为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孟子的成就

孟子被尊称为儒家的“亚圣”,是儒家学派中除了孔子之外最有成就的人,孟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以及文学家,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孟子的成就很大

孟子首先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升格为政治领域内的“仁政”思想,使得儒家在政治上也有了清晰的主张,不再单纯的只是思想领域内的学术团体,而是将儒家学派及其弟子作为一个政治集团而存在,后来的读书人为了科举高中,读书做官都要学习儒家经典,都是儒家的传人,可以说儒家学派已经成为中国政坛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孟子的第二个成就就是他的民本思想,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当人类社会还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阶段,孟子就已经有了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当时的社会就是弱肉强食,大国兼并小国,是强者称霸的时期,人人都想着如何战胜别人,奴役别人,并把这些当做是成就的标志,根本就不会想着如何为百姓造福。所以孟子的思想在当时不被采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渐渐证明了孟子的正确,所以后来统治者为了安抚人心,巩固统治,纷纷推出各种举措来减轻人们的负担,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君为水,民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代表。

此外孟子还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范围,他创造出很多成语和名言,至今还在被我们所用,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俗语。


孟子故乡

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年,于公元前89年去世,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邹国,即今山东省邹城县。据说他是庆父的后裔,只不过他自小父亲早逝,和母亲仉氏相依为命。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著有四书五经之一的《孟子》七篇。

曲阜的孟子故里

邹城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素有“邹鲁圣地”和“孔孟之乡”的美誉。现今已经是山东省的县级市之一,由济宁市管理。位于山东南部,和孔子的故乡“曲阜”很近。

孟子故居在曲阜城南约13公里的地方,那里是中国的著名思想家孟子的出生地。在当地,每年都有村民会自行前来祭祀孟子,仪式规模相当重大。现在我们见到的是孟子故里,是在元代和明代修复过的。现在现存的遗迹有孟子故里坊、孟子故宅、孟母泉、孟母井和孟母池等。这些遗迹已经称为了山东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孟子故宅先仅存一座正殿,约有5米高,11米长,纵深7米。在殿前,有一口池,便是孟母池。

有意思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起源地就在这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孟子故宅的附近有坟墓。当年孟母见到孟子在坟墓附近学着别人的样子叩拜,便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儿子的成长,于是又迁到了市集上,最后又迁到了学宫附近,最终把孟子教育称为一代大思想家。

孟子四端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既孔子之后的另一位儒学的集大成者,人们常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对孔子和孟子学说最精炼的概括,可以说一个“义'字概括了孟子思想的全部内容。

孟子

孟子曾提出儒家著名的四端学说,所谓四端就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所以说四端。孟子认为这四端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能够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一个人在世上的立足之本。

孟子提倡以人为本,坚持朴素的民本思想,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之初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非常超前的思想,也是孟子作为一位思想家的伟大之处。

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十分开化,奴隶主虐待奴隶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社会上还有各种处罚犯人的各种酷刑,甚至还用活人祭祀陪葬,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只有用严刑峻法压制百姓,让百姓感到害怕,百姓还不敢犯上作乱,统治者的统治基础才会稳固。但是孟子指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人都有羞耻之心,谦让之心。否则人与禽兽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一个国君不懂得爱护他的百姓,一味滥用刑法,即使百姓因为害怕表面上不敢表现出来,但是心里难免有怨恨,时间长了,慢慢累积,百姓总有一天心里愤怒的火山会爆发出来的,到时候恐怕离亡国的日子不远了。

孟子戒母

孟母戒子的故事,出自于西汉时期的韩婴的著作《韩诗外传》,《韩诗外传》每一条以一句《诗经》中的话来引文总结,并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等组成的一部杂编。

孟母戒子

孟母戒子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孟子的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早早就死了,只剩下他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有一次,他在背书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在他的旁边织布。孟子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又接着继续背诵。孟子的母亲知道他是忘记了书中的内容,就把他叫过来,问他说:你背书为什么背到一半的时候要停下来。孟子说: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忘记了,过了一会又想起来了。孟子的母亲就拿起手里的刀,割断了他正在织的布,说:我现在把布都割断了,还能继续接着再织吗?从此以后,孟子读书就更加认真专心了,再也没有忘记过书本中的内容。

孟母用刀割断自己的织布,用以警示孟子背诵的时候不可遗忘,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读书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也告诉我们,读书必须读熟,否则就有可能随时遗忘。而作为小辈,应该理解长辈的教导,擅长和长辈沟通。

对于读书为学的态度,应该谨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不可半生不熟。而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也要言传身教,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子女的目的。而正是孟母的这种教导,才让孟子日后成为了一个大思想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