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老虎仔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一月,青州黄巾(可能是青州、徐州黄巾的合流,为了更严谨小编就用史料上的说法:青州黄巾)主动进攻兖州泰山郡,规模达到三十万,结果被泰山太守应劭击溃,消灭几千黄巾士兵,还俘获了上万的老幼病弱,可能是青州黄巾的家眷;随后青州黄巾北上,目的是想要与黑山军汇合,毕竟黑山军所在的太行山脉比较险要,能够给青州黄巾提供一个相对安稳的生存空间,并且黑山军也是一股比较强大的势力,史料上的记载也是达到百万。两支强大的黄巾余党可以在乱世中争取到更多的权利。但是这个时候公孙瓒正在渤海与袁绍对峙,在东光大败青州黄巾,消灭超过三万人,俘虏七万人,青州黄巾的势力直接损失三分之一。
曹操在创业初期的时候有一场对于他自己意义比较大的战役,发生在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曹操接替兖州刺史刘岱的位置,消灭入侵兖州的号称规模达到百万的青州黄巾,得到大量的人口,以及三十万青州黄巾降卒,从中挑选精锐组建成“青州兵”。
“青州兵”算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比较有名的“特殊兵种”,在各种游戏、小说等三国衍生作品中频繁出现,虽然在历史上的战斗力属实拉胯,但也算是曹操前期的一个主要力量。曹操成为兖州牧的时候内心中曾经有脱离袁绍的想法,或许就是在收编“青州兵”的时候。那么这支青州黄巾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青、徐黄巾的巨大规模
在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黄巾起义”之后第五年,是一个黄巾余党起义的高发期。在当时有白波黄巾起义、汝南黄巾起义、益州黄巾起义,以及青州、徐州黄巾起义。按《后汉书·董卓传》的记载,白波黄巾规模达到十几万;按《三国志·蜀书·刘二牧志》、《华阳国志》的记载,益州黄巾的规模是数万(《后汉书·刘焉传》中的记载也是十几万);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记载,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部“众各数万”。
而相对于这些黄巾余党,青、徐黄巾显然更有牌面一些,到初平二年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三十万;在与公孙瓒交战失败减员十万(下面会提到),次年入侵兖州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百万的规模。这个数字的增长实在有些不科学,所以小编用了“号称”这个词。不过总体上来说,青州、徐州黄巾的规模确实比其他黄巾余党大一些。
青、徐黄巾对青州、徐州的破坏
首先说一说徐州。在中平五年青、徐黄巾刚刚兴起的时候,陶谦就被东汉朝廷任命为徐州刺史。陶谦这个人是有军事经历的,跟着皇甫嵩、张温打过仗,虽然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看着像个老好人,其实还是很有手段的。陶谦上任的时候,徐州“黄巾作乱,陆梁五郡”,徐州总共才五个郡国。陶谦利用流亡东海的泰山豪强臧霸等人,加上自己手中的军事力量(陶谦手中有一支丹阳兵,组建的时间不是很清楚,不过小编认为应该在与黄巾军作战的时候发挥作用),击败了黄巾军。
青州黄巾的覆灭
青州黄巾败退回青州,途中经过北海国。北海相孔融也没有军事能力,何况青州黄巾尚且有二十万之众。孔融进攻青州黄巾失败,被迫退守朱虚。另外根据《三国志·吴书·朱治传》的记载,在初平二年到初平三年(即公元191年到192年)之间,朱治曾经帮助陶谦讨伐黄巾军,依此判断青州黄巾也有南下入侵徐州的可能性。
在初平三年四月,青州黄巾向东入侵兖州(就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所说的百万青州黄巾),杀死兖州刺史刘岱。曹操临危受命,被兖州士吏推举为兖州牧。经过一番鏖战之后,曹操终于击溃青州黄巾,稳固了自己在兖州的统治地位。而青州黄巾遭遇多次打击,后勤上的不足以及曹操的军事压力,已经是穷途末路,于是向曹操投降,从黄巾余党“洗白”为曹操麾下的一支职业军队。这就是青、徐黄巾的发展过程和“青州兵”的由来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中国历史地图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