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公安三袁之袁宏道是谁 袁宏道是明朝什么的代表人物

由 机东林 发布于 经典

公安三袁之袁宏道是谁,袁宏道是明朝什么的代表人物。袁宏道,湖北省公安县人,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曾担任过知县、稽勋郎中、博士等职位。他家有三兄弟,不过人们都认为他是他们三兄弟中成就最高的人。

袁宏道像

他是明朝反对复古文学的主要人物,他在文学上反对文章模仿秦汉,诗文模仿唐代的做法,他认为写文要真实,要与时俱进,不能总是停留在前人的基础上,不要总拘束于一个套路上。

袁宏道自小就非常聪明,善于写文章,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是诸生了。即使他当任过如此之多的职位,但他还是不太喜欢当官。在他中了进士后并没有做官而是去外地拜师学艺、游历山水。他在县衙只当了二年的县令就辞去工作去苏杭那一带游玩,并且写下了很多令人称赞的游记。

他十分喜爱大自然的风光,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登上高峰,他曾经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此怜惜自己的身体,那还怎么游山玩水?”“与其在床上死掉还不如死后当作一块石头”这两句话不难看出,他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已经深入骨髓了。同时,在他的登山游水的过程中,他的天性得到了解放,个性更加地明显,写作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在后来,袁宏道收到了他哥哥的信让他去京城任职,他只能放弃游山玩水的乐趣去了北京,在北京当老师。没过几年,他便因为病重而死在了故里,享年四十三岁。他去世之后,买棺材的钱都是其他人帮忙赞助和卖掉自己的作品凑的。

袁宏道创立了什么说

袁宏道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和理念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他是明代反对复古文学运动的主要人物,在文学上反对写文章模仿秦汉,写诗词模仿唐代的做法,他认为写文章要跟自己的时代相连接不能只是一味地效仿前人留下的方法。

袁宏道像

他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简单地说就是要表现出作家的个性和真情,而不要总拘束于一个套路上去效仿前人的做法。

袁宏道提出的性灵说跟李贽的“童心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认为出自于自己真情和个性的作家写出来的诗句才是真正的诗句,那些随自己率真的个性而做事情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从而来强调不是出自自己真情的诗句还是不要下笔了。

因此他们主张真正的作品应该既精美又充满诚意,那些既不精美又没有诚意的诗句是不能打动人的。所以要求个人说自己想说的话,说别人不能说的话,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这就包含了对儒家思想传统温柔敦厚的传教进行反抗。他们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灵感是发自于自己的心,又蕴含在景象中。对自己所看的景象有所触动,自己的心灵才会有所感悟,就有想袒露的情感,才能提起袖子把它写出来。只要天下的聪明的文人学子知道心灵的表现是无穷无尽的,那表达的情感会越来越丰富,在文学上也会呈现出各种独特的风格,便能实现文学的改革与进步了。

灵岩记袁宏道

袁宏道喜爱游山玩水,他的作品有许多是描写山水景色的文章,清新明亮,使人身心舒畅,但在这篇《灵岩记》中却表达出了不一样的情愫,更像是一个心系国家、忧国忧民的文学家。

景区灵岩

《灵岩记》是一篇集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的散文作品,它婉转而又优美,让人有所遐想。

在文章的开头,解释了一下灵岩的来源,灵岩也叫砚石,传说吴国在灵岩上修建了一座馆娃宫。接着写灵岩的山腰上有两口井,井边的石头晶莹剔透完全没有腐蚀的现象,在山中还遇见了两个山僧。之后他登上了琴台,能看见好多山,作者把它们比喻成少女的发髻,并由衷赞叹这绝美的风景。山中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每当起风时会发出声音,作者开玩笑地对山僧说:“这是美人们佩戴头饰即将向我们走来的声音,你们能守得住戒律吗,应该要离开吧。

山僧却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讲些什么。他们在石头上看到了西施留下的足迹,在石头上若隐若现,让人心悸荡漾。最后他们来到了西施的洞口,洞中的石头却非常难看简陋,让人觉得十分唐突。山僧告诉作者这里的下低洼处是西施与吴王泛舟游玩的地方。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他说历代被称为美女的人都已经埋葬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百年之后,那些隐居人世还在为看到美人的足迹而伤神更何况那些拥有美人的人。作者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浓浓的怀古之情,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