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3月19日
崖山之战
1
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以南约5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山。
属于珠江三角洲水系的谭江末段——银洲湖水,就在这座山下出海。此段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
其实像这样的地方,放眼中华大地,并不少见,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这座山却一直被很多人记住,甚至刻骨铭心。
因为这座山,叫做“崖山”。
700多年前,在这里发生过一场大海战。
这场海战足以载入史册,因为是两个帝国之间的最后大决战。
海战的结果,是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被完全征服,一个无比灿烂的文明遭受浩劫。
崖山地理位置示意图
2
时间回到公元1279年。
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文明程度都处在顶尖水平的南宋王朝,终于走到了她的最后一个年头。
现在回望,南宋以一个偏安江南的国力,在强敌环伺之下能存活长达152年,还能繁衍出当时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文明,实在是让人惊叹。
尤其是面对可能是人类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蒙古铁骑,南宋居然在昔日强邻纷纷被轻松征服的前提下,顽强抵抗了近半个世纪,堪称奇迹。
南宋当时的版图其实已经被压缩得很小了
但到了1279年,一切都走向了尾声。
在那一年,南宋王朝其实早就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了:
1273年,死守长达六年之久的襄阳城被攻破破,南宋帝国的核心抵抗意志崩溃;
1274年,35岁的宋度宗逝世,才三岁的宋恭宗赵隰(xian,第三声)即位,而他面临的对手,是59岁,雄心勃勃、已经称帝的忽必烈——他在同一年将元朝的首都定在了大都(北京),开始全力攻宋;
1275年,南宋的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被攻破,长江防线全面崩盘;
1276年,元军兵临南宋的首都临安城下,南宋上表愿称“侄”,年年纳贡,忽必烈不允。南宋再上表称愿称“侄孙”,忽必烈仍不允。最终,南宋递交降表,宋恭宗宣布退位投降,元军进城。
严格意义上说,南宋在这一年已经亡了。
但是,赵隰的哥哥赵昰和弟弟赵昺,在大臣的保护下逃出了临安城。
但凡还能留下一丝赵氏血脉,总是要抵抗一下的。
更何况,南宋一朝,不就是宋高宗赵构上演类似情节建立起来的吗?
3
从1276年到1279年,南宋的最后残存力量,进行了近乎悲壮的绝望抵抗。
在整个过程中,有三个人必须一提。
一个人,叫文天祥。这人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就不赘述了。
另一个人,叫陆秀夫。
陆秀夫少有才名,后入南宋名将李庭芝(后亦殉国)的幕府,一路升迁。在南宋小朝廷流亡的三年里,如果没有陆秀夫的存在,队伍可能早就散了。陆秀夫等人先是立赵隰的哥哥赵昰为宋端宗,雷州一败,落水受惊的赵昰病死,年仅10岁。眼看众人将作鸟兽散,陆秀夫再立弟弟赵昺为帝,力撑大旗不倒。
陆秀夫
还有一个人,叫张世杰。
如果说陆秀夫是安内的文臣的话,张世杰就是当时屈指可数还愿意尽忠效力的武将。元朝攻宋之时,宋度宗诏令天下勤王,应者寥寥,第一个率部赶到并拼死护驾的,就是张世杰。在三年的时间里,张世杰其实有无数可以投降的机会,但他始终没有低头,甚至将来劝降的人割舌车裂。
张世杰
但是,面对强大的元朝,当时的南宋以举国之力都无法抗衡,凭借这几个忠臣和残兵,又能改变什么呢?
更何况,忽必烈是坚定地要“斩草除根”的。
1276年南宋朝廷宣布投降的时候,在两广和福建还有大片土地。但三年的时间里,在元军的不断合围之下,土地越打越少,控制范围越来越小。
坚持到1278年,文天祥战败被俘,而张世杰在失去雷州最后一个重要城池后,南宋小朝廷在陆地上的据点已经损失殆尽。无奈之下,大家只能流亡海上,开始“海上临朝”。
一边是宁死不屈。
一边是穷追不舍。
1279年3月,元军的汉人将领张弘范率大军兵临城下,一场避无可避的生死大决战终于到来。
决战的地点,就是崖山。
4
留给“崖山之战”的篇幅,其实已不需太多。
因为这是一场胜负结果已经注定的悬殊之战。
按史记载,元军投入作战的兵力是战舰400艘,士兵2万人(不含水手),其中只有大概1000人是蒙古人,其他都是主要包括汉人在内的其他民族士兵。
而南宋当时号称有20万人,舰船1000艘。但这20万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皇室宗族、文臣、家眷和大量百姓,实际可作战人员也就数万人。而舰船中,也有不少是民用舰船。
这还不是一场只以兵力就可以计算的战斗。
一方,虽然是游牧民族,但已平定中原,是把南宋版图早已划入自己疆域的大一统王朝,而另一方,虽然是文明领先,但已江山丢尽,苦撑危局,是已经退无可退的最后抵抗力量。
经历了连续的海上颠沛流离,南宋的最后一丝残存力量,在士气上其实已经垮了。
这也迫使张世杰做出了一个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大败笔的决定:
决战之前,放弃占领海湾的出口——这也等于放弃了逃生之路。
站在现在的角度回看,张世杰虽然忠勇之心可嘉,但在军事指挥业务上,确实乏善可陈。不过放在当时,张世杰确实也有自己的苦衷:
长时间在海上漂泊,南宋的军队已经怨声载道,军心涣散。如果此时留下一条退路,很可能大战一开,全军溃逃。
不仅如此,张世杰还下令将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全部焚毁,然后将1000条宋朝的船只用大绳索串联起来形成“连环船”方式,将皇帝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的最中间——他准备背水一战。
乌云密布,巨浪滔天。
一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决战,终于拉开帷幕。
5
元将张弘范首先采取的是“火攻”。
张弘范可以说是元灭南宋整个过程中居功至伟的大将——克襄阳,取池州,大败宋军于焦州,都是出自张弘范之手。
后来有民间传说,说张弘范命人刻碑“镇国大将军灭宋于此”,有人在前面加了一个字,变为“宋镇国大将军灭宋于此”,意在讽刺。只是张弘范虽然出生在今天的河北保定,但在那时候已属于金朝的势力范围。而张弘范出生的时候,金朝已经灭亡四年了,所以他自我的身份认同从来就是是一个元朝人——可以说他是汉人,但确实从没在宋朝当过官,也并非宋降将。在征伐南宋的过程中,他倒是尽量避免屠城和杀戮,试图用汉人文化触动蒙元文化。
应该说,张弘范确实是元朝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文武双全,水陆精通。
火攻的战略并不奏效,因为张世杰将宋船都涂了泥,火根本烧不起来。但张世杰很快就尝到了自己决策带来的后果——张弘范占领了海湾出口,又派陆军占领了交通要道,将宋军的所有给养全部切断。
张弘范决定困死宋军。
十几天后,张世杰在海上的宋军开始断水。吃了干粮之后,宋军士兵干渴难耐,无奈之下开始饮用海水——后果可想而知。
在这十几天里,张弘范彻底摸清了崖山的海水潮汐规律。
前后三次,张弘范向张世杰发出招降通告。
张世杰统统拒绝。
1279年3月19日,张弘范一声令下,元军趁着潮水上涨,由原本不能行船的北面发动进攻,随即对士气低落且困守多时的宋军发起三面总攻。
宋军船阵的北面防线先被突破,随后东、南两面接连溃败,张世杰虽然命令部下拼死抵抗,但却已无法力挽狂澜。
最后的时刻来临了。
6
最后时刻,张世杰突围出去了。
当元军的舰船冲到宋军中营的最后一刻,张世杰派人接赵昺上船未果,只能斩断绳索,率十一艘大船冲出了包围。
但陆秀夫走不了。
和他一起的,还有南宋赵家最后一个血脉——赵昺。
困在硕大“龙舟”里的陆秀夫和赵昺根本没办法突围,眼看大势已去,陆秀夫先从容地让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跳海,然后来到了赵昺面前,手里拿着绳索。
曾写出《银河英雄传说》的日本作家田中芳树,在他的小说《海啸》里,是这样描写这幕场景的:
“皇上久等了。接下来臣会一直陪伴着皇上。皇上准备好了吗?”
“我知道了。我该怎么做呢?”帝景的眼神透露着对陆秀夫之完全信赖。人称沉着刚毅的陆秀夫虽然极力忍住眼泪,可是却无法抑制声音里的颤抖。“首先请面向北方。向祖先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之御灵叩拜。接着再向父皇度宗皇帝及兄皇端宗皇帝之卸灵叩拜。对,这样就可以了。皇上做得非常好。再来请皇上攀住臣的后背。”帝景天真地倚在陆秀夫的背上,两只小手环往了他的肩膀,陆秀夫准备了两条带子。一条缠绕在腰上将帝景和自己绑在一起,另一条则绑住了自己的脚踝和铁锚。“那么我们就出发了。”
在说话的同时,陆秀夫先将沈重的锚抛入海里。“啊、鸟……”
年幼的皇帝似乎想到了什么而说出的话,被冷冷的海风吹散。幼小的身体在陆秀夫的背负之下子空中飞舞,接着便落入了波涛汹涌的黑暗海面。
陆秀夫自沉时44岁,赵昺8岁。
后世纪念陆秀夫的雕像
7
按宋史载,崖山一战,十万南宋军民前仆后继,投海自尽。
也有后人怀疑,实际人数不可能那么多,很多人——尤其是老百姓——可能是落海,然后被救起。
但当时关于“海面浮尸无数”记载的画面,闭上双眼,还是可以想象的。
张世杰突围后,仍努力拥立赵昺的母亲杨太后,继续寻找赵氏后人。但杨太后听闻儿子投海后,随即也选择了投海自尽。
在不久后一个雷电交加的风雨之夜,大海之中,张世杰站在船头,自问已对得起赵家后人,随后巨浪涌来,船沉,全船人溺亡。
崖山一战后的第四年,一直被囚禁的文天祥誓死不降,在大都慨然赴死。
汗青依旧在,何处觅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