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BBC 中英教育大战:一场脱离文化背景的教育表演

  小友说:同学们好,最近 BBC 那部请了 5 个中国老师去教(zhi)育(li)一帮英国学生的纪录片都看了吗?

  此片一出,有人扬眉吐气觉得我大应试教育就是牛逼,知识传授杠杠的,也有人捶胸顿足觉得在自由的素质教育面前我们丢人了。

  你是支持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是向往自由的英式教育,抑或像爱思考的小友一样心中有一丝疑惑?片中这么多矛盾到底原因何在?哪种教育方式好?

  实际上,这只是一场脱离文化背景的教育表演导致的戏剧化冲突。让小友来带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有准备地深度围观这次教育大战

  BBC 最近播放了一个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掀起了中英两国对基础教育方法的讨论。然而纪录片中的矛盾实际上并非教学方法的冲突,而是中英大文化和中英课堂小文化的冲突。

  1.权威指数高≠奴性

  “入侵”英国课堂的中国教师

  大家熟知的中式课堂通常是老师为主导,老师是权威,老师讲学生听;而英式课堂在纪录片里被定义为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互相学习,老师辅助学习。

  纪录片首先展示了中英的大文化冲突—“老师是权威”vs“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这两种观念其实是根植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也就产生了此片中的大文化冲突。霍夫斯塔德 (Hofstede) 曾对全球 76 个国家和地区的权力距离指数 (Power distance index) 做过测评。权力距离指数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社会等级观念和权威的重视程度。中英的权力距离指数处在两个相对的极端: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指数较高,而英国和大部分西方国家指数较低。

  如图可见,中国的权力距离(80)远高于 UK(35),在中国的观念中,老师一般被视为不可撼动的权威,学生应该无条件服从;而在 UK,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平等,没有上级和下级如此明显的层次之分。

  中国人普遍接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价值观,而英国人则没有对高阶层和权威的尊重观念。有人简单粗暴地把中国人对权威的尊重归结为“奴性”,认为中国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不敢挑战老师的权威也是“奴性”的表现。其实这只是权力指数的在生活中的一种体现。而它的另一种表现则为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这些为大众称赞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该为了较为负面的表现来否定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再回来说片中的大文化冲突,它在中式实验班中体现为老师对课堂秩序束手无策,而学生对老师的无礼言辞表示不满。

  这是典型的文化休克 (culture shock) 现象。它是可以通过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双方的磨合和适应解决的。也就是说,随着双方的跨文化交流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的提高,这种文化冲突和休克现象会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2.教学方式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

  接着,纪录片强调了中英教学方法的冲突,即课堂小文化冲突。中式教学是“填鸭式”,知识都给你,自己慢慢消化。英式教学是“放牧式”,自己找草自己吃,老师会在你没办法的时候帮帮忙。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谷斯基 (Vygotsky) 的社会文化理论 (Sociocultural theory),知识是可以通过交流,从有经验的同辈或老师那里获得的。也就是说,中英教学法都是有效的知识传播途径。在片中,学生对中式教学法褒贬不一。有人说跟不上教学进度,有人说收获比英式课堂多更多。这就像网络上的甜咸豆腐脑之争一样,没什么对与错,只有喜不喜欢,适应不适应。从英式到中式教育是有阻碍的,同样中式到英式也是困难重重。

  刚到英国一个月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普遍认为英国上课很水,老师什么都不讲,就会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也超级没营养,大家都是随便说说,不走心的。反而三四个月后,中国留学生开始找到小组讨论获取知识的诀窍了,上课前多读书,讨论前分配好任务等等。这部纪录片毕竟才播出了一集,相信这群英国学生在最后一集中会更适应中式教学法的,有更好的表现。

  有趣的是,此片只用较少的镜头展现了中英文化对英国学生和中国老师的吸引力,以及在接触新文化的好奇与兴奋。根据文化适应的 U 型曲线,新鲜感(或者称为“蜜月期”)理论上应该维持一两天的。不知道是导演故意为之,还是事实就是这个样子。当然,毕竟是纪录片,它会有导演的个人倾向,可能不够客观,不够学术。

  其实没有哪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总体上是根据社会文化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变的。不合适社会文化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得到学生认可的。比如片中用中国的方式教英国学生,中国老师的每句话都在挑战英国学生的最基础的价值观,刺痛着学生们敏感的神经。如前文提到的,这种冲突其实是可以通过跨文化交流能力改善的。但是,实验要求老师坚持用中式思维模式,所以导致老师会哭,学生会叫。

  3.与其“撕”对错,不如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另外,讲讲前文延伸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它包括交流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交流能力包括: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就是在中国英语课堂里学习的单词、短语、发音、语法等;社会语言能力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是指根据社会场景选择恰当词汇的能力,一般包括口音、方言、习惯用语、专业词汇和在不同社会场景中的礼貌用语等;实用语言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指的是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作用,例如逻辑表达、话题的展开讨论等等。而跨文化能力一般包括对陌生文化的态度,知识积累,理解能力,学习和模仿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文化反思能力 (critical thinking,也可以翻译成批判思考,但总觉得“批判”二字好吓人)。文化反思能力要求学生在深刻了解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将对方文化和自己的文化做比较。学生最终可以选择接受对方的文化或者坚持自己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对自己的文化和对方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就像你把咸的和甜的豆腐脑都吃了一遍,咂咂嘴,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吃哪种。

  中国对普通大学生的培养似乎还停留在交流能力的语言能力层面上。外语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社会语言和实用语言能力的训练。但是跨文化能力还不在人才培养的范畴中。而欧盟在 2001 年就已经将跨文化能力写进外语教学大纲 (Common EuropeanFramework) 中。这种能力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到中国人才在世界职场中的角色和地位的提升。中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补上。

  结语:英国人已经意识到他们下一代的职场竞争对手可能会是中国人。而中国人有准备好和他们竞争了吗?

  杨笑吟

  约克大学教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974 字。

转载请注明: 知乎日报:BBC 中英教育大战:一场脱离文化背景的教育表演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