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小时候的故事 王安石的诗句
王安石小时候的故事
王安石从小就很聪明伶俐,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加上后天良好的教育,王安石可以称的上是 一个小神童,而关于神童的小时候故事还会少吗?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下王安石智胜厨师的故事。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智胜厨师
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氏,从小生活在那个地方,在其居住的街口有一家面馆。王安石每每上学的时候都会路过这家面馆并在里面吃早饭,街里街坊的一回生二回熟王安石与面馆的老板伙计都很熟。
一天,王安石照例去到这家面馆吃饭,没想到老板伙计突发奇想要考验下王安石的聪明。王安石点完面后发现久久不见上面,其他比他晚来的客户都吃上了面,这让王安石很是好奇,于是就问,师傅我的面好了吗?伙计不一会就拿了一双筷子出来,告诉王安石,这个面要自己去厨房端才有的吃。
王安石走到厨房后,看在在桌子上放了一碗刚出锅的肉丝面,但是这碗面特别满面汤都要溢出碗外了,师傅告诉王安石说,这碗面是特意为王安石做的,里面有着很丰盛的料和肉,如果能徒手将面端到外面还不撒一滴面汤那么这碗面就不收钱了。王安石听完后就拿起快起,将碗里的面用筷子夹起,然后碗里只有半碗汤了,然后很轻松的就将面端到了大堂,让所有的人都诧异王安石的机智与聪明。
人们对王安石纷纷夸赞,夸赞其为神童。
王安石生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文学家,在政坛和文坛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王安石的一生都可谓是光芒闪耀的,幼小聪慧,成年才能出众,仕途较平坦(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下面我们来看看王安石的一生。
王安石画像
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抚州临川,有了他生命中的第一声啼哭,父亲正任职临川军判官,王安石从小就很聪慧,还很喜欢学习,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小时候就能下笔成文,可谓是一个神童。后来父亲职位调动,王安石就跟着父亲宦游南北,在底层体验生活,这对其后来的人生价值与文章立论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1037年,16岁的王安石来到京城,认识了大文豪曾巩,在其介绍下认识了欧阳修,其作品深受好评。
1042年,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同年任淮南节度判官,任期满后,王安石又申请当了4年的鄞县知县,这段期间,王安石关心民生,兴修水利,颇有政绩。
1051年,任舒州通判,这时候的王安石在政坛已经小有名气了,当朝宰相向宋仁宗举荐王安石,但是被王安石推却。此后,王安石还推辞了欧阳修的举荐,后来去当了常州知州。
1058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书万言书提出变法但是没有被采纳,此后王安石不愿出仕。
108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同意并支持变法。
1069年,熙宁变法正式开始,次年,王安石官至宰相,开始了一场全面的社会改革运动。
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小人得志。
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但是变法已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了。
1076年,王安石辞去宰相之职,被调到外地当地方官吏。
1086年,王安石去世,享年66岁。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一本大32开的书,邓广铭创作,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印刷的一部作品,已于2007年9月1日正式发行。现在各个书店均有销售,可以全面的了解一个真实的王安石。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封面
邓广铭是山东临邑人,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宋史方面的大师,1937年,发表学术著作《〈辛稼轩年谱〉及〈稼轩词疏证〉总辨正》受到了广泛关注,此后不断研究并完成了3部书稿,从而在史学界名声大噪。其中他的学术专著中《王安石》、《岳飞传》等是其重要著作之一,这两部专著对于研究王安石有着开创性的作用。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这部作品从1950年开始就开始创作,这个版本是最终版,前面还有三版。本书主要以王安石为主角,从而铺排讲述其一生生平事迹。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明星人物,不仅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王安石作为一个改革家,其推行的王安石变法对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这四大块进行了大变革,使整个国家都富国强兵。
作者在编纂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史料,剔除糟糠取其精华,去伪存真,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全面的角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王安石。在描写王安石的时候,将其人格,业绩,胆识等进行了描写,更是清除对于王安石的流言蜚语,帮其正名声,背了千古骂名的王安石终于被还原了真相。不仅如此,还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深入剖析。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王安石的名片,也能让后人了解一个真实的王安石。
王安石的故乡
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人,1021年出生在临川,那时王安石的父亲王益任职临川军判官,此后王安石就跟随父亲一直生活在临川。在临川接受教育,到了年纪稍长的时候,父亲调职离开,王安石也跟着父亲一起宦游南北,所以其故乡是抚州临川。
王安石故乡
但是关于王安石故乡说法也不一,一种说法是在临川,另外一种说法是在东乡。东乡是在江西东乡上池村,距离县城只有25公里,在这里人们发现了100多栋北宋时期的建筑还有就是与王安石有关的十几处遗迹,据考古发现,东乡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留存至今的建筑大都有着明清风格,因为在明清时期进行过修建,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明清建筑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1985年,东乡村被列为省级旅游风景区,到了2000年,被列为文物受到了国家的保护。其中较为著名的景点要数与王安石有关的了,包括荆公别墅,荆公桥,荆公世第门等多个遗址。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要以东乡作为王安石故乡的一种说法。
但是又有说法称古时候的抚州临川就是现在的江西东乡县上池村,但是终究还是众说纷纭,在所有的文献资料中,王安石的故乡记载都是抚州临川,但是后来随着地域的划分与更新,王安石的故乡在古时候的说法和现在的说法有了很大的出入与不同也是大有可能的。
王安石的诗句
王安石是北宗著名的诗人,其一生创作了很多的作品,留存至今的作品有一千五百多首,这些作品中不乏一些名言名句被人们所传诵,成为千古佳句,如梅花中的“遥知不是雪,未有暗香来”等均是王安石的诗句作品。
王安石的作品又被收入各语文课本,为后人所称赞学习。下面我们来列举较著名的作品。
王安石《梅花》书法
一:梅花
这是一首文学体裁为五言绝句的作品,诗人托物言志,诗中将梅花的坚强品质与高洁的气质进行了高度的颂扬,从而笔风一转,通过梅花来暗喻那些情操高洁的人们,这群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与操守,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而坚持不懈,而据理力争,从而对这一批人进行了高度颂扬。
名句:遥知不是雪,未有暗香来
二:元日
《元日》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新年新气象,举国上下欢度新年,处处洋溢着欢乐与热闹,每户人家都张灯结彩,处处都是一派新气象。
《元日》是一首政治诗,王安石通过过新年这一新气象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变法。那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新法推行被获准的第一年王安石看着春节景象,不觉得心情愉悦,想到变法后的新气象他很是开心与激动,所以整首作品积极向上,充满欢乐。
名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三: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将无法量化的春意变成了物化的实景,着实让人对其写作手法与用字大为赞叹。
王安石的诗句中还有大量的佳作,我们今天就只罗列了以上几句。
王安石咏菊
王安石的作品丰富,特别是到晚年时期,王安石已经渐渐趋向于山水田园诗人了,早期的王安石作品以政治诗与咏史诗颇丰,1076年,王安石变法失败,王安石辞职回乡开始了隐居生活,此后的王安石流连山水间,沉醉于大自然中,此时的作品也大都是写景,写物的,菊花作为文人骚客的诗中常客,王安石怎么能不参与呢?
王安石咏菊古诗配画
咏菊一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咏菊二
补落迦山传得种,阎浮檀水染成花。
光明一室真金色,复似毗耶长者家。
王安石咏菊诗有两首,其中有第一首较为有名,并且关于这首作品还有一个典故。话说一日苏轼前来拜访王安石,发现王安石的桌子上放着一篇作品名叫《咏菊》,其中有一句这样写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看完就嘲笑王安石莲最基本的常识也不知道,菊花是属于草本植物,开花后花瓣是枯干而不像其他花朵是以凋零结束的。所以苏轼就在其原句下面提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到苏轼的诗句后心中也暗自笑话苏轼,认为他观察不够细微。
王安石的咏菊其实是有典故的,来自《离骚》中,离骚中就说了菊花有落英,时隔多日后,苏轼和朋友闲聊饮酒时才发现了这个真相。
王安石的作品均喜欢引经据典,可谓事注重实用性的,他摒弃了浮夸之风,少了点艺术格调,但是却来的更加朴实与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