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张若梅:“考研热”需要降温吗?

由 童艳红 发布于 经典


近年来,我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年年增长,居高不下。教育部发布的考研权威数据显示,2020年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较之2019年的290万人增长了17.6%,同时研究生招录人数也在2008—2019年间翻了一番。“逃避式”考研、从众扎堆考研等观点充斥网络,众多专家学者也都给出了“考研热”急需降温的警告。“考研热”真的需要降温吗?如果是,那么造成“考研热”的因素又有哪些,未来将如何进行热度降温?这些成为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考研热”的现象分析

逃避式、从众式考研占比高,热门专业的报考者数量逐年攀升。目前有观点认为,当前有相当比例的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读研来推迟进入社会工作的时间。以延迟就业为目的考研被称为“逃避式”考研。在《中国青年报》发起的“考研目标”网络投票中,15.6万人参与的集体投票里有18.9%比例的投票者是以“不想进入社会工作”作为考研的目的。而部分学生考研目标不清晰,存在从众式报考现象。2020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74万人,而其中参加考研人数占比就达到39%,每年高比例的考研生使得考研已经成为当下学生的一种“刚需”。据研究显示,超过10%考生是受他人影响而做出的考研选择,相当比例的报考生或许存在“随大流”心理。


此外,我们在对部分院校近三年的研究生专业报录比进行统计,发现多所院校最热门的报考专业主要集中在法律、金融、公共管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些专业无一例外均象征着高薪好就业,因此专业报录比均超过1:10,甚至部分专业达到1:66,远远高于当前研究生报录比1:3的均值。

进一步分析三年间个别院校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增长趋势,也可窥见热门专业的报名火热程度,以南开大学的金融专业为例,该专业报考人数三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7.5%,而录取人数却呈下降趋势;而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录取人数从2017年56人下降至2019年的43人,报名人数却从939人上升至1714,人数增幅接近2倍。扎堆热门专业这一行为可以理解,但 过高的报录比只会催生大规模的陪考大军,不理性的择考行为不仅消耗考生的时间成本,也在消磨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加剧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单纯以就业和高薪为目标的考研需求,甚至引发大规模考生的跨考行为,而该比例超过40%。

表1 部分院校2017—2019年热门专业的研究生招录情况


无论是从逃避就业的考研生来看,还是分析热门专业的高比例报考率,都能发现 就业是左右报考生考研选择的一个核心要素。而细察本科生就业问题,就能发现 当下本科就业难并非一句空话,从本科生就业数据来看,毕业即就业的本科生占比远低于硕士生,而且本科毕业生的受雇率也呈持续下降趋势。根据2017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18076份全国调查问卷中,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仅为38.8%,其中该比例中的本科生占比仅为31.8%,而硕士生占比超过60%。另外在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五届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有企业招聘的“学历门槛”问题。在《2019年应届生招聘与激励调研报告》中显示,市场上57%的企业倾向于招聘国内重点高校毕业生,12%企业选择招聘海外知名院校毕业生;其中国有企业招聘尤其注重学历水平,75%国企有招聘硕士生需求,25%国企有招聘博士生的需求。而且紧缺专业、重点高校优质生源的应届生招聘薪酬是普通应届生的2倍。此外,在2017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一项调查显示,75.7%的受访者表示在求职过程中受到不公正待遇,限学历、限名校的入职要求更是司空见惯。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八成以上的非“双一流”考生扎堆报考名校。

当然也存在本科生本身就业力不高的问题。《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报告中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高达1/3,并且近70%受访企业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实用性不强”,这就造成了企业职位空缺和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存在的怪像。在大学生所学知识和企业招聘所求技能脱节的情况下,企业为提高招聘效率和选拔人才概率而设置“学历门槛”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也存在着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就业机会的现实供给相脱节的问题,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党政机关及国企等体制内的单位就业,而现实的就业机会则更多来自于民营中小型企业。

理性为“考研热”降温

整体而言,考研过程中存在的逃避就业、从众报考以及功利性择考等问题确实需要加以重视,要对这类“考研热”进行降温。但若要让整体“考研热”回归理性,则需政府和高校重视这背后的本科生就业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关于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的相关政策也不在少数,无论是以往本科课堂教学革命、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学习氛围,还是近期为本科生教育“增负”,都体现出国家对本科教育这一人才培养阶段的重视。

另一方面则应政校企合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包括适当调整当前高等院校尤其是非“双一流”院校的评价体系,避免在政策上或在考评体系上引导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明确学校定位,尤其应用型高校应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学科专业,避免落入研究型大学“窠臼”之中。对于本校红牌专业应理清人才需求与教学方案相脱节问题,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严进严出;并密切校企联系为本科生搭建多渠道实习、就业平台,多方合力缓解本科生就业难问题来为“考研热”降温。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 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20.12.18: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2020/

岳昌君,白一平.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8:20-32.

麦可思在《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对社会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就业率偏低的专业亮以红牌,以做警示。

★ 本文系IPP独家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