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高考作文写甲骨文仅得6分,语文老师:痛心疾首
紧张的高考已经过去,但各位学生的家长老师依旧很难彻底平复心中的紧张,毕竟尚未出炉的高考成绩,更令人牵肠挂肚。不过学生已经“尽人事”,剩下的“听天命”则可,在如此公平公正的考试中,学生的努力必然有相应的回报。
2009的高考中,一名语文阅卷老师发现了一篇他“看不懂”的作文,因为这篇作文是用甲骨文写就的,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随即这名阅卷老师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阅卷组。闻此,阅卷组请来了相关专家评判这篇作文。
据专家查阅,这篇文章不仅用了甲骨文,还用了青铜铭文和大篆等字体,且书写十分标准。专家委员会在经过翻译后,将其转换为了简体字,阅卷老师再次评阅后,发现这篇作文的内容与主题《熟悉》有着很大的偏差。
最后这篇作文得分只有6分,也就是说,甲骨文并没有为这位考生加分。语文阅卷组组长李诚认为:高考有着严谨严格的评判标准,不允许争议和修改。的确,无论是外国文字还是古代文字,都不能成为改变高考阅卷标准的理由,否则这就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
据了解写这篇作文的考生叫做黄蛉,是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的一名学生。2009年的高考是他第二次参加高考,因为第一次没有上一本线。黄蛉复读时的语文老师叫做蒲体超,也是一位古文字爱好者,并经常和黄蛉探讨,这位语文老师对他比较看好,当听到黄蛉用古文字写作文时,只觉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黄蛉
蒲老师认为,黄蛉之所以用古文字写作文,应该与其理想高校复旦大学有关,因为复旦大学刘钊教授曾破格录取了一名研究甲骨文的三轮车车夫为研究生。尽管痛心,不过,这位蒲老师还是写了一篇长文力挺黄蛉,呼吁“善待甲骨文,善待黄蛉”。
其实,阅卷组虽然给黄蛉打了6分,可一些高校,却十分重视这位考生,那名破格录取三轮车夫的刘钊教授也给予了黄蛉一定的鼓励,认为他的研究虽然停留在初步阶段,对于一些古文字的解释也不准确,但不过有志研究甲骨文的人才极少,希望他能够努力。
显然刘钊没有破格录取的黄蛉的打算,毕竟这种事情如果提倡,对于高考的规则将会造成一定的打击。不过刘钊个人却表示,黄蛉可以向他学习甲骨文方面的知识,并且如果黄蛉能够到达考研阶段,也能提供指导和帮助。可以说,这位刘钊教授已经极大程度表示了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重视。
虽然没有进入理想的复旦大学,不过其他一些高校抛出了橄榄枝。四川大学几位古文专家一起对黄蛉安排了一次测试,测试的结果外界不得而知,但九月份开学的时候,黄蛉来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就读,并且这属于学院特招。锦城学院是四川大学的三本院校,两年后,黄蛉则从锦城学院跳到了四川大学的本部。
何崝
为了让黄蛉接受更深层次的学习,川大还特意将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何崝请来,专门教授黄蛉。然而在2011年的11月4日,何崝教授却向提交了辞呈,表示不愿意再教黄蛉,原因是黄蛉为人比较浮夸,并且经过两年的精心的培养和观察,何崝教授发现黄蛉在甲骨文方面的天赋不尽人意,两年来对古文字的学习结果也不理想。
龚自珍有诗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四川大学确实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过黄蛉现在的消息比较少,他的古文字研究到了何种地步也不得而知。破格录取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理念的积极探索,也是给予有特长天赋的学生一个机会,所以在此希望这些破格录取的学生能够珍惜机会,好好发挥自己的天赋,沉下心来学习深造,为社会人民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