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记叙文写作,同学和老师一直比较关注方法,关注从生活中去找材料,很少关注如何让作文的感情充溢。
技巧之类的,属于外家功法,而情感和思想之类的,则属于内家功法。
一篇感情充溢的作文,未必是一篇好作文,但是写得好的记叙文,往往都能见到作者充溢的情感。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那么一点点的事情,竟成动人的名篇。
同学们笔下的作文,都能够做到有生活,但能够做到有情感,确实很少。
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很多时候过于讲技术,一直忽略情感的代入,所以显得苍白而虚假,阅卷老师不喜欢,不可能打出高分,就连我们自己,也不想再看第二遍。
之前有观点认为,作文来自于生活,是生活的真的反映。 但这样的观点看起来却有不足之处,我在作文当中反映了生活,我的作文文从字顺,为什么不给我打高分?
这样的例子太多。其实作文不仅是生活的反映,更是心灵的创造,情感的升华,是我们智慧的结晶。作家写一篇文章,或者我们写一篇作文,除了对文章语感的把握和文体的驾驭,更要有心灵和情感的参与。
但是同学们平时的写作,还有许多老师的作文教学,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有时候大家共同的,专注于技巧,在生活的表面滑行,没有深入生活的内部,更不用说投入自己的情感。
情感充溢,首先要观察生活,之后贴近生活,深入生活。
于是相当一部分同学一直认为作文难。 作文难吗? 作文确实很难,如果方法不正确,想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简直是南辕北辙。
许多同学把观看当成了观察,生活是复杂的,些同学没有注意生活中的联系,只是选取了几个并不相关的点,把这些点串联起来再写出来,就变成了流水账,更不用说展现心灵和情感。
关于语文学习,大家最讨厌的三样,一怕文言文,二怕作文,三怕周树人。多年以前,曾经出过这样的高考作文题,最多的选项是周树人。
为什么同学怕鲁迅呢,因为这三样里面,鲁迅最不好对付。鲁迅是最难贴近的,不了解鲁迅的生活,也就不会了解鲁迅的情感,更不用说理解鲁迅。无论是在高中课本还是初中课本中,鲁迅都是一种孤单的存在。
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鲁迅已经被标签化。 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最硬……
许多读过一点书的同学,问他鲁迅是谁?肯定张口就来,从籍贯,名字到作品,都熟得不能再熟。然后呢,然后就不知道自己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记得鲁迅的标签,却没有深入鲁迅的作品,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
鲁迅的杂文有些难,《拿来主义》确实不好理解,但是鲁迅的《故乡》,鲁迅的《孔乙己》,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确实,完完全全可以读进去,而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我们的情感类型当中,都可以从鲁迅的这类作品中找到共鸣。
谁的童年不曾淘气几回?
谁的童年不曾烂漫天真?
谁的生活中没有几个怀才不遇的人?
有谁在求学生涯中没有遇到过三味书屋里那样的老师?
贴近了生活,了解了鲁迅的情感,把作家们的普遍的情感,带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便获得一种感受,自然我们的情感也会变得充盈。
作文中有了充盈的情感,如果语言不是太差,分数一定不会太低。
下面这本书作者冯淑娟,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多次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录制中学教育类节目。本书紧扣新课标,与学习时间同步。从审题、范文等七大高分技法,助力同学们写出高分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