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难出贵子?名校存在绝对优势?读者提问合集来了!
今天是“周周说教育”问答专栏的第6期,和往期不同的是,今天挑选了10个后台读者提问,整理成问答合集,每一个问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快来一起看看吧!
国外大学有“学生会”这样的组织吗?他们的社团有什么不同?
有,并且非常发达。国外的很多大学不仅有学校的学生会,还有很多留学生以自己国家为分舵的学生会,独立性很强,一般情况下学校不会干涉,还提供一定的活动资金。其次,学生会和一些学生社团的工作是非常落地的,有自己的实权,运作方式有的按照公司架构运营,有自己的CEO和CFO,不仅是锻炼的舞台,还是走向职场的有力竞争筹码。有些大学的学生中心大楼都归学生会掌管,运营、招租都由学生会自己决定,盈利也都用于组织自己的发展。很多名校除了学生会等组织,还有很多在外人看似神秘的兄弟会和姐妹会。作为亚裔留学生,能成为其中一员,算是莫大的荣幸,你也无疑又多了一个人脉圈,说不定哪天就因为其中的一位同学而鸿运高照呢。
耶鲁大学的社团驻地(周成刚/摄)
最近我正在读《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一书,他在书中专门提到了他在耶鲁读书时渴望参加这些社团的情景,“我还把目光投向了‘高级社团’,这是一些秘密俱乐部,其成员有校园里最杰出的学生,体育队的队长、学生出版社的编辑、无伴奏合唱团威芬普夫斯的团长。这些俱乐部的名字都很神秘,像骷髅会、卷轴和钥匙协会、狼首会、书蛇会等。入选成员要发誓永不向他人提及社团,也不讨论俱乐部内部发生的事情。其中,骷髅会是最独特的。在大四前,我还有两年的时间能引起会员的注意。”这些社团的吸引力也可见一斑了。
父母认为国内教育不输国外,坚持让我在国内读完本科后出国读研。可我自己感觉已经和其他国际班的同学拉开了很大的差距,是不是接受国际教育越早,未来的竞争力越强?
我个人不认为越早接受国际教育就一定越有竞争力。你父母的想法和你的看法都有道理,关键取决于你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应该说不同的教育体系各有千秋,你说的部分差异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的。
一般认为,越早出国留学,留在国外生活工作的可能性越大。我个人认为,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跨语言、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国际舞台上更具有竞争力。如果条件允许,自己也有这个意愿,我鼓励同学们出国留学。出去读高中、本科或者研究生都可以,但始终要学好中文,否则自己原本的优势也丢了,很可能最终成为一个“香蕉人”。
孩子今年初一,计划以后去加拿大就读寄宿高中,我们目前要注重培养他哪方面能力?是否需要给他灌输一定的理财观念?
从中国转学到加拿大,进入另外一个教育体制,孩子至少还会有半年的适应期。如果家长不过去陪读,寄宿学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可以注重如下几点的准备。
首先,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知道这是在一个不同的文化、语言和社会环境里生活,要遵纪守法,学会自我保护,这是生存的根本。
其次,生活上的适应性准备。要学会照顾自己,打理好自己的日常起居,这主要体现了自律自强。同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良好的自我表现去赢得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学习上的适应性准备。要从被动转向主动,这两者更多的是习惯的转变和重建。建议在正常的学习之余,再参与一些课后辅导,尽快缩短语言上的差距,融入新的团队。这些优秀的习惯建立起来了,孩子就会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自我判断力强了,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理财的观念也不例外。
多伦多公立教育局loretto abbey音乐课(周成刚/摄)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职场更看重人才的哪些特质?有留学经历或名校背景的学生是否存在绝对优势?
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总,我更看重应聘者的能力和经验。不能说留学经历或名校背景存在绝对优势,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或者在名校读书成长的孩子往往视野较宽,跨文化交流能力较强,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更加国际化。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企业里,他们的机会更多,或者说胜出的概率较大。
拥有一技之长的专才,整体均衡的通才,您觉得未来社会更需要哪种人才?
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的一点是,孩子是不同的个体,能力也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都可能不同。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潜力,因材施教,是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目前比较推崇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把所有孩子朝一个模具里铸造,这样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不会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更缺乏发展的后劲和爆发力。要刻意培养一个爱因斯坦和莫扎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尊重教育规律和个体的特性,为我们孩子选择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帮助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他们在未来的职场上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是完全可能的。
走访了世界这么多所名校,在您看来西方的教育体系和国内相比有哪些优势?
国内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各有所长。和世界先进的教育体制相比较,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全球视野和学习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国内相对传统的死记硬背、被动接受、老师划重点的填鸭式教学在国外的先进国家已经很少见,他们更加追求因材施教、应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个性化发展和跨界能力,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中国留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周成刚/摄)
成绩好的学霸们大多数家里条件都不错,很多人说“寒门很难出贵子了”,周老师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我个人不认同这个观点。这个世界上原本是没有寒门豪门的,因为社会的变迁与机遇、个人的努力和拼搏,有些人就取得了更大的成绩,社会才开始出现了隐性的阶层。对于相对的“寒门”的孩子来说,这个社会还是有机会的,读书就是其中之一的出路,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投资观念,即教育改变命运。我看到每年的高考和出国读名校的不少孩子并非来自“豪门望族”,而是来自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我们更要看到这些家庭背后的付出,孩子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自暴自弃,甘心落后。
我的孩子在国内念高中,已经习惯了中国的应试教育,担心他出国后不能融入国外的学习生活,我的担心是否多余?
首先要看孩子是否有出国读书的愿望,其次家庭是否具有送孩子出国读书的经济能力。如果这两者具备,我认为家长不用过分担心孩子是否会适应。孩子的适应性都较强,出国后的蜕变也是他成长的过程。已经适应了中国的应试教育,再去体会一下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后者正是当今许多先进国家的主流教育理念。有两边的经历,能东西结合,成为一个两栖人才,这有什么不好呢?严格地说,今天的绝大部分留学生都是从中国的应试教育走向世界的。
很多家长让孩子就读国际学校,留学似乎已不再是国际教育的“唯一选择”。对于留学和国际教育的关系,您是如何看待的?
留学和上国际学校都是我们孩子走向国际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无论是留学还是上国际学校,我们都应该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国际学校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在国内熟悉的环境里接受国际教育,减少父母不少的担忧和牵挂。不过,在国外留学可能对孩子的要求会更高,锻炼更加全面,也需要孩子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独立能力。简单地说,两者各有利弊。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实战课堂(周成刚/摄)
国外的学生会选择 Gap Year吗?名校的学生更倾向于如何利用这一年?
“间隔年”在英文中叫 Gap Year,起源于70年代的英国,后来在西方世界流行开来。“间隔年”主要指学生中学毕业拿到大学录取之后,腾出一年的时间来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之后再开始大学生活。
很多学生喜欢利用这一年时间选择进行旅行、实践、工作、修读学术性的课程、义工服务等一些活动来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帮助自己感知世界,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还有一些对申请结果不满意的同学,选择在这一年当中重新刷新自己的标化成绩来迎接新一年的申请季,利用多一年的时间备战,争取进入到更好的学校。一句话,大部分学生都是利用这个“间隔年”去接触社会,清楚自己的目标,让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变得更加有的放矢。顺便说一句,很多世界名校包括哈佛大学都是比较鼓励同学这样做的。
由于篇幅有限,本期问答专栏就说这些。欢迎点击右下角“在看”并分享“周周说教育”。同时,也欢迎在文末留言中留下你的观点和思考,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周周说教育”是周老师主持的教育专栏,关注和讨论当下国内外教育热点话题。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疑惑和问题吧,你将可能获赠周老师的教育畅销书《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