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走向了衰落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侃蓝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要想理解长安的衰落,首先要明白长安的繁华。
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走向了衰落
西安雪景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流。”这是对长安城发展的极盛阶段的描述。但任何事物都逃不过盛极必衰的规律,长安在极盛之后也迎来了自己的衰落。一座千年古都到底遭受了怎样的打击,会在唐朝之后走向衰落?
繁 华
要想理解长安的衰落,首先要明白长安的繁华,诸多衰落的原因都藏在繁华的背后。提起天府之国,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四川成都平原以及成都附近地区。然而最早的天府之国指的是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区域,《史记》中是这样描述长安地区的:“大夫之国,田肥美,民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国也。”
关中平原
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走向了衰落
自周文王开始,长安逐步走向繁华。秦朝在长安修建了阿房宫,汉朝又在长安营建了未央宫。之后的隋唐亦在长安建筑了自己的宫殿。从周朝到唐朝,长安城虽然经历了多次战乱的破坏,但是长安城的基础规模与人口密度却一直呈增长的走势。
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走向了衰落
唐长安布局图
长安城在唐朝迎来了自身发展最繁华的阶段,长安也成为了无数人心向神往的帝都。无数不同身份、民族的人涌入长安城,长安人口一度达到180多万。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火是古人生活的必需品,它的作用甚至比大米更重要,所以古人将柴排在第一位。
对于长安城而言,如此巨量的人口每天需要的柴火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另一方面,长安城的商铺建设、宫殿建设、房屋建设也都需要木材。换句话说,长安的繁荣是建立在木材资源的基础上的,这一点正如我们现代城市建立于水泥钢筋等建材资源之上一样。
那么,长安的木材资源由何处供应,木材资源与长安的衰落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秦 岭
唐朝之前,长安城经历了多次战乱。第一次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后西戎攻破镐京(即长安),长安城内许多基础设施受到了摧毁。第二次是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火烧咸阳城,长安区域内的宫殿也基本被付之一炬。第三次是西汉末年,长安城满目疮痍,东汉建都洛阳,长安被东汉王朝所抛弃。第四次和第五次的破坏分别发生在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长安城进一步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第六次战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汉国将军刘曜攻破长安城,经此役之后,整个关中地区的人口仅有战前的1%到2%,可知当时长安城多么的破落不堪。第七次战乱发生于隋朝末年,李渊父子攻破长安之后,没有大肆破坏长安城,隋朝的大兴城也就成为了唐朝长安城的基础。
长安城在唐以前经历的七次战乱,木制宫殿及其他设施都遭受了大大小小的破坏。不断地破坏,不断地修缮,耗费了大量的木材。所用的木材,大多来自位于长安南面的秦岭山脉。
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走向了衰落
秦岭地图
秦岭最早的出处见于司马迁的《史记》:“秦岭,天下之大阻也。”狭义上的秦岭位于关中平原和南面的汉江谷地之间,而广义上的秦岭则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是长江、黄河及淮河流域的分水岭。
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走向了衰落
中国地形图
秦朝的阿房宫只是一个典型,唐之前历朝历代都曾大肆砍伐秦岭山脉的树木。当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候,秦岭山脉里就陆续上演“你方砍罢我登场”的戏码。所以,到了唐朝开国的时候,距离长安较近的秦岭支脉上的木材已经被砍得差不多了。
然而对于刚刚立国的唐朝来说,门面功夫是必须要做的,近处的木材砍得差不多了,那就只好去远处的秦岭山脉砍伐。根据史籍中记载的唐长安大明宫、兴乐宫的规模来看,至少需要砍伐25.5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而按当时整座长安城的面积进行估算的话,至少需要消耗1530平方公里的森林。
另外,随着长安城人口的逐渐增加,城内的建筑及房屋也就越来越多,真实的木材消耗量比上述的数量只多不少。到了开元年间,正值大唐盛世,长安对木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但此时的秦岭已经无树可砍了。
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走向了衰落
古长安城门
《新唐书·裴延龄传》中记载:“唐开元年间,近山无巨木,远求之岚、胜间。”其中“近山”指的是秦岭北坡,“岚”是唐时岚州,位于今天山西岢岚一带,“胜”指的是唐时的胜州,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不浪林场附近的十二连城。山西、内蒙古一带的木材被砍伐之后,沿河的百姓们会用绳索将木材拉到黄河边上,然后将木材推入黄河,让它顺着黄河漂流至渭河口。等木材到了渭河口,它们便要顺水而上直达长安。
长安城的建设摧毁了秦岭山脉的植被,而大自然的惩罚也让长安城走向了衰落。
衰 落
长安城天府之国的名号来源于长安区域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源,而长安城的土地与水源得益于秦岭山脉拥有的涵养水源的能力。可当秦岭山脉的树木被砍光之后,它便失去了其涵养水源的功能。中唐以后,长安城周边河流断流的记录越来越多。而环绕长安的八条水脉,也逐渐消失了,“八水绕长安”的说法永远成为了历史。
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走向了衰落
唐朝长安古宫殿遗址公园
可是失去树木保护的秦岭山脉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导致黄河和渭河泥沙淤塞,外地的粮食难以运入长安城。
假如缺乏粮食与水源的长安城可以侥幸存活的话,那么,旱涝灾害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秦岭失去了涵养水源的能力之后,一场大雨就可以演变成洪水,肆无忌惮地涌向长安城。此外,唐朝中期关中地区发生了37次旱灾,平均每3年一次,而能够解决当时旱灾的河流恐怕就只剩天上的银河了。
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走向了衰落
光秃秃的秦岭
一座城市失去了耕地、水源,又不能防洪防旱,那么这座城市只有走向衰落。公元904年,长安城迎来了自己的最后时刻。
军阀朱温拆毁了长安城内的宫殿、房屋等一系列建筑,将拆下来的木材通通送往洛阳城。长安城连最后一丝的体面都没有得到,彻底走向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唐朝之后,长安城既被文人墨客所抛弃,也被统治者抛弃。幸运的是,长安有了新的名字——西安,秦岭山脉上的树木也重新长了出来。西安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上,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一个崭新的明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78 字。

转载请注明: 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走向了衰落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