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显影中国】飞翔吧!少年!

由 钟离黎明 发布于 经典

  在南昌航空大学里,有这样几间不起眼的工作室,里面除了各式各样的航模设备,还有一群满怀理想的“航空人”。新华网 王晓震摄

  江善元是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文化教研部主任,从2007年开始担任学校航模队指导老师。近年来,他带领航模队累计参加科研类国家锦标赛、公开赛等赛事50余次,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00余项。“与那些奖牌相比,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才是最开心的事。”江善元说。 新华网 王晓震 摄

  “航模比赛,属于科研性质的比赛,考验的是团队对飞行器的设计、制作、操控能力,对于航空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能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江善元说,比赛以外的时间,学生们可以到这里亲自动手设计出自己想要的航空模型。新华网 王晓震 摄

  航模制作从电脑绘图开始,需要用到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软件CATIA等。“这样的课程,学生一般要到大三才能学到,队员们在航模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可以提前掌握相关技能。”江善元说。新华网 王晓震 摄

  有了图纸之后,就要选材切割。航模队在2009年配备了切割机,在电脑上输入想要切割的形状便可自动完成切割。“以前没有配备切割机,完全靠手工切割。”江善元说。新华网 王晓震 摄

  有了切割完成的零部件,接下来就是组装,需要考虑设计载重量和框架布局。“设计一个新的飞行器要花上半年的时间。”江善元说,别的同学课余可能打游戏、踢足球,航模队队员的时间基本全都泡在这里了。新华网 王晓震 摄

  2018年在宁夏的一次比赛中,航模队凭借一公斤航模载九公斤重物的成绩摘得载重项目的冠军。“这个重量可以说达到了该项目的极限,但是我们做到了。”江善元激动地说,当时比赛结束后,不少高校的参赛队伍跑来“取经”。新华网 王晓震 摄

  设计拼装而成的航模需要经过多次测试、改进才能走上赛场。图为队员们携带设备前往田径场测试航模。新华网 王晓震 摄

  加燃料、接线头、启动航模……航模飞行测试过程中需要好几个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新华网 王晓震 摄

  调试完成后,准备起飞的油动版航模。新华网 王晓震 摄

  今年大三的张磊学的是产品设计,主攻航空周边设计方向,凭借对航模的热爱和专注被推选为航模队队长。“从高中玩的电机版到现在的油动版,不断接触新机型,对自己以后的就业也会有很大帮助。”张磊说。新华网 王晓震 摄

  “现在课堂上学的实操知识,我们在航模队已经学过了。”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大二学生何智伟说,专业计算机软件和实操对他来讲轻松了许多。图为队员们在测试一款电动滑翔机。新华网 王晓震 摄

  航模队的毕业生从事飞机制造、无人机领域的居多,有的考取航空名校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当起了老师,还有一部分选择自主创业。“我希望我的学生超过我,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加把劲。”江善元说,十年磨一剑,坚持自己的热爱,做到极致。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