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午,九派新闻从厦门大学校友会获悉,著名教育家、厦门大学百岁教授潘懋元逝世。
家属发文:“我们敬爱的父亲潘懋元先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不幸于6日上午8时50分逝世,享年103岁。特此泣告。”
不少厦大学子转发了此条信息并缅怀老教授,“师者千古”。
率先提出“不能把大学生当作小学生来教”
潘懋元从15岁开始从教,至今已八十八年。他曾执教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其中担任了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教务处长、大学校长。
回想起第一次上课,他形容那是一次失败的课,“终生难忘”。
他曾笑着对学生们说:“15岁那年,我第一次给小学生上课,事先我花了很多心思备课,准备了很多材料,也制定了计划。可是到讲课那天,一上讲台就紧张得不知所措。结果才15分钟,就将备课的内容讲完了。学生们在下面叽叽喳喳、打打闹闹。”
为教好书,他去读师范,想要掌握小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可是随后在给大学生们讲授教育学时又失败了,因为面对他们,潘懋元仍旧照搬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法,也因此受到了批评。这次失败让他把学习与研究的重点转向了高等教育学,由此开启了他的高等教育研究道路。
他原本打算自学,找来了庄泽宣的《教育概论》,但由于内容晦涩难懂,难窥其奥。在兄长朋友的介绍下,潘懋元以插班生身份进入当地一所私立中学即将停办的师范科念高二,第一次系统学习了教育学、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潘懋元(左二)与施蛰存(中)等师生合影留念
为贴补杂费和生活费,潘懋元高中时期一边给报刊写稿子,一边在夜校兼课。从大二开始继续在小学、中学兼职授课,到大学毕业时已是中学教务主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上世纪50年代,潘懋元是厦门大学的教师,他敏锐地意识到,普通教育学理论无法全面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难题,率先提出“我们不能把大学生当作小学生来教”的论断,并于1957年在《学术论坛》上发表了《高等专业教育问题在教育学上的重要地位》一文。
该文从智能教育、大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经验的特殊性等方面区分了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进而倡议建立一门“高等教育学”,被学界公认为是倡建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开山之作。
1956年,暑假后的新学期,学生们发现,厦门大学的课程表里出现一个小小的变化:原来的“教育学”变为了“高等学校教育学”。几字之差,却标志着“高等教育学”在我国首次作为独立的课程被搬上课堂。
1978年,潘懋元发布《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两篇文章,振聋发聩,引人瞩目。
有人如此评价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序幕,对后来以科学方法研究高等教育起到了启蒙和指导作用。”
20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90年代中期之前,潘懋元促成全国最早的4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
提出“学习—研究—教学”的教学方法
潘懋元常说,“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
他在数十年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学习—研究—教学”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要求学生首先自学教材,并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系统研究,然后向师生讲授研究发现。
厦门大学有一个坚持多年的学术传统——周末学术沙龙,其首创者,正是潘懋元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潘懋元先生就在每周六晚上,邀请学生们到家中举行学术沙龙。
沙龙举办时,他总是选择坐在门口,点燃一支烟,听学生们的讨论。之所以选择坐在门口,是因为信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允许学生与导师有不同的意见。
参加过学术沙龙的厦门大学档案馆馆长石慧霞说,“沙龙使我把大学行政工作与学术思考结合起来,用思考的方式来看待工作和生活,用交流的方式达成精神自洽和和解共识。”
在潘懋元的推动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专门建立了学术例会制度。通常每周一上午全院师生不安排其他活动,由本院师生或校外学者作学术报告。
无论是刮风下雨或酷暑难耐,他总会准时出现在院学术报告厅,专心听报告,认真做笔记,热情参与讨论,这一习惯坚持至今。
据厦门大学师生透露,潘懋元的课程一般集中在秋季学期,因此每年暑期都在家中备课。他备课不仅“备内容”,还要“备学生”。
根据潘懋元多年的观察,学术型博士生阅读广泛,基础较为扎实,但大多不爱发言;专业型博士生工作经验丰富,喜欢侃侃而谈,但限于工作经验,缺少理论深度。他总是鼓励学术型博士生踊跃发言,大胆分享自己的观点,但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专业型博士生却要“约法三章”:不得超时、不得只谈经验、不得过于发散,要求实际联系理论。
“他可能从没掌握过一门外语,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也并没有很高的造诣,但在他早期教育中,首先学会了怎样做人,同时也学会了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后,他学会了把从各处学来的有用知识融入他学生时代形成的知识框架中”。国际著名教育学者Ruth Hayhoe教授在多次采访潘懋元后如是说。
“学生既是我的教育对象,也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源泉”
潘懋元在“九十感言”中写道,“我于十五岁时就在家乡的一所私立小学当教师。1935年至今,对我来说,不是一条虚线,而是一条教师生活绵延不绝的实线……学生既是我的教育对象,也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源泉”。
他每年都要亲自批改学生的课程作业,对每篇论文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论证逻辑以及文字表达等各方面进行细致修改,字数累计多达50多万字。
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题目的拟定、报告的呈现、论文的撰写,潘懋元都会悉心指导,对于选题不合理、准备不充分或数据存在不实等情况,他都会提出严厉批评。
他认为,只有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施教,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质。
潘懋元培养的研究生成为知名学者、专家的近50人,已获得学位的硕士、博士百余名,但他对已毕业学生的名字、家庭情况和发展近况如数家珍,对于多年没有联系或许久没有消息的学生,他还会亲自打电话询问近况。
一位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正在他为住宿费一筹莫展的时候,却被告知,潘懋元已替他垫上住宿费;一些家在外地的学生,逢寒暑假回家时,总会在第一时间接到潘懋元打来的长途电话,询问路上是否顺利;有地方发生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潘懋元总是询问那里的学生是否平安。
2000年80寿辰时,他从个人积蓄中拿出近20万元设立“懋元奖”,每年在厦大校庆期间对那些优秀年轻师生给予奖励。在厦大85周年校庆时,又捐款25万元,其中20万元指定用于“懋元奖”,成为在校教师中个人捐款数额最大的一笔。
潘懋元曾深情地说:“我的理想就是当教师,当一个好老师”“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九派新闻记者 肖洁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