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期间,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以下简称“晓更基金会”)联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落实,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平等获得学前融合教育机会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
特殊需要儿童主要是指残障幼儿和有发展障碍风险的幼儿, 包括各类残疾儿童以及许多未明确归入现有残疾类别的障碍儿童,如自闭症、多动症、社交障碍、其他先天发展障碍等。这一称呼最早来自于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指将对障碍儿童的教育最大程度地融入普通教育。
“在城市,大部分特殊需要儿童,特别是诸如自闭症等心智障碍儿童,在学前阶段更多是就读于民办康复机构,接受行为矫正、感统协调等训练,这部分相对较少比例的孩子能在3-6岁进入普通幼儿园获得融合学前教育。”长期关注特殊需要儿童的晓更基金会理事长李红介绍道。
晓更基金会在调研中发现,不少特殊需要儿童有着学习障碍,对于教育有着更为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残疾幼儿入园率占比极低。据教育部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0-2021学年初,在园及入园残疾幼儿占同口径所有儿童总数量的比例仅为0.07%,还有大量如多动症、社交障碍等特殊需要儿童尚未纳入统计口径,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特殊需要儿童难以接受学前教育。
针对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入园率低的现象,邰丽华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普通幼儿园接纳特殊需要儿童的意愿及能力普遍不足;其次,残联及教育部门,家庭、医疗及妇幼保健系统等部门及相关社会主体对特殊需要儿童发展规律关注不足,相比康复需求对学前保育教育需求重视不足;最后,整体而言,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保障支持体系薄弱。
红星新闻梳理发现,推进融合教育在各类法律条文与政策法规中均有确定。但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幼儿园出现了能力不足和资源匮乏的问题。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19.10万人,而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仅有6.94万人,较2020年只新增3000人。
▲晓更基金会理事长李红
保障特殊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意义何在?李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残障儿童、青少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融合教育质量在不断提高,入学状况不断改善,但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支持仍有不足。在晓更基金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有专家表示,对于儿童教育发展历程而言,“金字塔”状才是合理结构:从学前、到义务教育,再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梯上升。特殊孩子在学前获得更好的融合环境支持,将必然促进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提升和获得更稳定的成长发展。
李红经过调研发现,幼儿园接纳意愿不足主要在于对特殊需要儿童的认知不足,以及教育部门从政策、经费和资源上缺乏激励,“这种认知不足来自于幼儿园的管理者与教师未经过系统培训,不了解儿童差异性发展、融合教育的理念和一些基础方法,更不了解如何协同整合资源开展学前融合教育。”
“目前学前融合教育刚起步,体系需加强建设和完善”,《建议》提出,教育、卫健、残联等多部门应合作建立特殊需要儿童学前入园的台账登记管理系统,根据儿童的实际状况和专业的教育评估结果,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幼儿园实施的学前融合教育,适当发展学前特殊教育。
针对融合教育师资建设,《建议》认为需重视幼师专业中的学前融合教育学科建设。在幼师资格考试和认证中适当加入相关内容。培训在职学前教育工作者,使其掌握开展学前融合教育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其次,有条件地方要支持幼儿园配备具有开展特殊教育能力的教师。
此外,李红还提到,以孤独症为例,在其早期诊断中,医生更多地会从“一种终身残疾”的医疗视角对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给出诊断结论,往往不会提供对孩子后续发展和家庭支持方面的建设性信息。其次,家长过度关注孩子能力发展的短板,在学前阶段对孩子安排了密集的一对一、封闭式、高强度的行为矫正训练。但是,很多专家明确指出,干预康复不能替代学前教育,而应该作为辅助手段支持孩子更好地融入幼儿园。
“如果孩子长期接受单项强化式的康复训练,势必将挤占他们在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中参与集体生活和玩耍的时间,自身的教育潜能和环境适应能力等难以得到较好发展。”李红认为,特殊需要孩子需要在常态生活环境中不断适应学习,而不会因单纯修复、训练就可以变为正常孩子。
她表示,《建议》的目的在于纠偏前述重修复训练的理念,希望通过社会科普宣传,让儿科医生、妇幼保健人员、家庭、社区、教育工作者了解到儿童发展的多样性,探索适合他们的成长发展路径,给家庭提供相对客观、科学的建议。
红星新闻实习生 陈鹏多 记者 陈怡帆 潘俊文
编辑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