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平快”的考研辅导班为什么不受导师认可

“短平快”的考研辅导班为什么不受导师认可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57万,同比增加80万,增幅达21%,而计划招生人数为110万左右,这意味着有340多万考生落榜。“考研热”“考研难”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考研圈中,“无论如何,先上岸再说”的论调,是很多考研学子的心声。为此,一些学生自从确定了考研规划,就花大价钱抢报各种培训班,希望借助“考研宝典”来武装自己,通过独木桥。由此,“考研”逐渐从选拔人才深造发展的途径,演变成如何顺利过关的功利性目标。

  考研是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机制,也是为国家储存高水平科学研究后备力量的主渠道,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激发全民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一些行业已经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迭代,甚至在某些领域呈现出“开拓者”的势头。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中国科技企业受到某些国家出口管制的“实体名单”限制,一些“卡脖子”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人才,尤其是一大批高水平人才正是国家急需的。考研竞争激烈,能够起到一定鲶鱼效应,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和拼搏精神,保证国家遴选到真正有实力的、创造力的高精尖人才。

  作为考研专业初试的出题人、复试的面试评委,多年的打分经历让我清晰地看到,高校研究生院正是遵循国家对高端人才的要求来制定考研规则的,导师看重的也是考研者潜在的研究能力、对本专业经典著作的理解力、基本理论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热点事件的专业分析和判断力,而不是考研班传授的“应对策略”“建议套路”等。这是因为,考研辅导班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理念、追求目标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前者需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后者需要“具有承担专业工作的能力”,二者都需要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考研辅导班却与之相反,大多数考研班都把“短平快”当作最终目标。根据一些参加过考研班培训的学生反馈,考研班主要根据初级教材,对一些专业知识点、名词概念进行讲解。至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经典理论的背景和溯源,很少提及。比如,某机构在其发布的2023年全程班招生宣传中,明确就“初识考研、基础入门、强化进阶、抢分押题和冲刺答题”五个阶段进行讲解,至于系统的理论溯源、科学的研究方法,则不在辅导范围之列。如果只是接受这样的培训,考生不但缺乏基本功,而且会在复试中套话连篇、漏洞百出,从而失去“上岸”机会。比如,当导师不按“套路”出牌,请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时,就会发现考生“口将言而嗫嚅”,或“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一遍一遍地重复“宝典话语”。实际上,这正是重外在技巧轻真知真学的体现。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考研班为了吸引更多人报名,不但挖空心思地迎合考生求取功名的心理,而且还用歪曲的价值观来引导考生。比如,为了让考生产生信任,一些机构不停地宣扬“成功学”,高扬“方法比学习更重要”“押题中了好几道”等口号。长期接受这样的灌输,学生难免失去攀登科研之路的敬畏心。

  实际上,很多导师都极为看重研究生的科研潜力。在交流中,中国政法大学张森教授就明确提出,自己在选择学生时主要看重科研精神和创造力,“因为具有钻研精神的研究生入校后更能够在科研上坐得住,做得好,能够发现真问题”。南京大学王世岳教授也认为:“对于学硕,理论功力以及对现实的理解更为重要,如果是专硕,就应该看重考生的动手能力。”总而言之,导师们基本上都从科研潜力、后续发展以及国家需要的角度来评价考生。

  青年学子热衷考研,反映了他们自我提升的内心需求。对此,我们需要正确引导,采取科学措施,在教育资源允许的条件下,使“考研热”发挥出积极效应。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学子们也应该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考研仅仅是个人诸多选择中的一种而已。考上了,固然令人欣喜,考不上,也不要自暴自弃。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聂书江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51 字。

转载请注明: “短平快”的考研辅导班为什么不受导师认可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