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山村学校的“韵味”茶艺课

由 老巧云 发布于 经典

  7月9日,沩山乡九年制学校茶艺班的学生在教室里练习茶艺。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新华社长沙7月11日电(记者刘芳洲)19岁的姜碧柔至今记得小学六年级时,第一次参加茶艺课的激动心情。“那是我上的第一个兴趣班。”姜碧柔说,茶艺课有一种带着“韵味”的魅力,让年幼时的生活丰富起来。

  姜碧柔的家乡位于湖南省宁乡市沩山乡,这里群山环抱,地势较高,最高海拔1200多米。群山为当地创造了良好的茶树种植条件,却也带来了耕地较少、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了子女和老人在家生活。姜碧柔曾经就是这样一名留守儿童。

  7月9日,沩山乡九年制学校茶艺班的学生在学校附近的茶田里练习采茶。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小时候除了上学,就是在自家的茶园帮爷爷奶奶采茶,跟父母的交流也不多。”姜碧柔说。

  改变发生在2012年。那一年,姜碧柔所在的沩山乡九年制学校开办了一批兴趣班,茶艺班就是其中之一。姜碧柔第一个报了名。

  “在沩山,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可我们对茶艺这种有‘韵味’的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姜碧柔说,通过上茶艺课,她学会了一门特长,也找到了一丝慰藉。“现在回忆起来,茶艺课让我能够静心、调节自己的情绪,与父母的沟通与理解也多了。”

  7月9日,沩山乡九年制学校茶艺班的学生在学校附近的茶田里练习采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八年过去,如今的姜碧柔已经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大一学生。受疫情影响,她在没有开学的日子里时常会回中学母校看看。当看到茶艺班小学妹们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茶艺时,她总是感到很自豪。“希望学妹可以享受茶艺课,她们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11岁的高颖馨已经上了一年的茶艺课。不善于表达的她在茶艺课上敞开了心扉,交到了好朋友。

  “茶艺的动作很有趣,我们穿的茶艺服也特别好看。”提起这门兴趣课程,高颖馨稚嫩的脸庞上充满笑容。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在田间采茶、在茶艺教室讨论泡茶的流程和动作,她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很多。跟远在印度务工的爸爸通电话时,她也总会讲起在茶艺班的趣事。

  7月9日,沩山乡九年制学校茶艺班的学生在学校附近的茶田里练习采茶。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很多孩子在参加了茶艺班之后性格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沩山乡九年制学校小学部校长阳金朋说,“我们希望通过茶艺课等兴趣班,让孩子们多一些来自同学和老师的陪伴,并且找到感兴趣的方向,能够做到学有所获。”

  据阳金朋介绍,学校自2012年起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办茶艺班,每年会有3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目前,学校茶艺班共有学生27人,约85%是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