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财神范蠡的故事》告诉你财富是怎么来的!
大家好,我们的信爷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范蠡,是春秋末期的大政治家,有文财神,商圣之称。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同时也是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他曾经“三致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范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样的一个奇才,他的人生历程是怎样的呢?
智谋超人位居名臣
提起范蠡,人们自然会想起越王勾践,想起那句脍炙人口的成语“卧薪尝胆”这个典故出自春秋时代吴越争霸的一段历史。
卧薪尝胆
说的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立志复仇,夜卧柴堆上,屋梁上悬挂苦胆,每日舔舐,用苦涩来警醒振奋意志,时刻不忘复仇大志,最终成功击败吴国,称霸诸侯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一般人想到的是越王勾践的隐忍和意志力。其实,主导整个故事发展方向,并最终使它有个圆满结局的却是足智多谋的范蠡。如果没有范蠡和文种两人的辅助,勾践是绝不可能战胜吴王的,正是范蠡洞彻历史人生的大智慧,主导了这一段精彩的历史。
第一次散财
范蠡本是楚国的一介平民,因不满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与文种一起投奔越王,被拜为大夫。到越国不久,越王不听二人劝谏,贸然与吴国开战,兵败被围。危机中范蠡献计,使越王留的性命。后来,他又与文种一同制定灭吴九计,帮助越王灭掉吴国,称霸中原。
范蠡与文种便自然成为越国最大的功臣,被尊为上将军,高官显位,荣华富贵,自不待言。就在这功成名就之时,范蠡却毅然向越王辞行,越王为了挽留范蠡,先是承诺富贵,继而威胁,然而范蠡最终还是辞掉了高官厚禄,将家产全部充公,离开了越国。这就是范蠡第一次散尽家财。
白手起家成为巨商
离开越国的范蠡,先是来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这个古怪的名字,指的是当时的一种大皮囊,范蠡的用意很明白:人,有时就要象这种皮囊一样,混沌能容。
在齐国,他亲自率领家人在海边辛苦劳作,治理产业。他们垦荒种地生产粮食,还利用海边的盐业资源,开展商业贸易。经过全家人辛勤劳作,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
第二次散财
齐王听说了他的才干,便派人请他做齐国的宰相。而范蠡却喟然感叹道:“治家理财,有千金之富,又有宰相的官职找上门来,这些看似幸运的事情,对我这样的布衣百姓而言都是些不详的征兆啊”。
他归还了齐王的相印,邀来朋友乡人,把数十万的家财尽数分给他们,只留下些便于携带的珠玉,作为日后经商的资本。散尽家财后,他连夜走小道离开齐国。这是他第二次主动从事业的巅峰激流勇退。
从头再来成就辉煌
后来,范蠡又迁居到陶,再次改名换姓,自称朱公,人称陶朱公,在陶地他率领家人重新创业,不久便再次成为当地首富,财产远远超过在齐国的时候。据史书记载,在他从商的十九年中,几次积攒了数以千计的黄金。“天下言富者,皆称陶朱公”,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为当时天下首富。
三聚三散布施典范
范蠡曾经“三致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就是放在今天这个时代,也是个奇迹!古人有“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的说法,但范蠡却能算得上既富且仁了。
第三次散财
司马迁曾评论他是“富好行德”。他富裕之后,没有象其他有钱人那样购田地,建城堡,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周围的民众遇到灾害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布施。
有一年,天下大旱,几乎颗粒无收,范蠡除了保留自己的生活必需,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拿出来布施给国人。亿万家产,一日荡尽。
谁知道,这次散财之后不到几年光景,他再次积累起了万贯家产,速度之快,现代人炒股票恐怕都比不了。但是,范蠡的善举并没有因此止步,当灾害出现的时候,他再次把全部家产布施了,这样的布施一连有三次之多。
为富且仁,世人奉为财神
范蠡因为善于致富而又乐于施财济众,所以被世人奉为财神!
为了表示对他人格的仰慕,后来做生意的人就把他的像贴挂起来,以他为榜样。可是,随着时代的推移,慢慢的大家不知道陶朱公是谁了,只晓得他是财神,礼拜财神也不是为了学布施,而是想从他这里求发财。
古人的财富智慧
听完范蠡的故事,很多人会羡慕范蠡,怎么就那么容易的“财源广进”呢?自己为何没有那样的好运气?其实很简单,财布施就有可能得财富。
布 施
布,就是散布;施,就是施予。向你之外的一切人散布,施予,物质,精神等层面上的帮助都叫布施。布施分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你舍财,你得财富,你舍法,你得聪明智慧;你施无畏,你得健康长寿。你舍什么,你就会得什么;你舍得多,你就得的多,你舍的少,你就得的少,你不肯舍,你就一无所得。
当我们种下帮助他人的种子,我们收获到的就是获得他人的帮助。如果我们种下的因是有所求,我们得到的果,也是有限的因果的力量。
陶朱公《商训》
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关者众。
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因才器使,任事有赖。
能辩论。坐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躬行以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
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
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
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五字商训:
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
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
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
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
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一、《三谋》:
《人谋》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
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
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二、《三略》
《货略》、《价略》、《市略》
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三略”是聚财的原理,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货略》的核心是务完物。“以物相贸易, 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价略》的核心的是审贵贱,价格问题颇为复杂。
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价格原理,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物极必反的规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此乃营商业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无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大家都在看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