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本之争,兄弟情深还是侄子最亲,到底让谁来继位

太子者,国之本也。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没有亲生儿子的汉成帝,自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了。
公元前9年,汉成帝下诏让中山王刘兴、定陶王刘欣,这两个世上跟他血缘关系最近的刘姓人,来长安朝觐。
其中,刘兴是汉成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刘欣则是汉成帝异母弟刘康的独生子,这时,刘康已经去世多年了。
作为家里的独苗,刘欣他奶奶傅太后对他这次出远门特别不放心,就带着太傅、丞相、中尉三个人陪着孙子去了长安。
国本之争,兄弟情深还是侄子最亲,到底让谁来继位
而中山王刘兴呢,因为社会经验比较丰富,就只带了太傅一人。几个人见面后,汉成帝就问刘欣为什么要带那么多人来?
刘欣回答:“汉朝礼法规定,诸侯王朝见天子,可由国中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陪同。他们仨都在二千石以上,所以就让他们都来了。”
汉成帝一听,觉得刘欣回答得有理有据,不错不错。然后,汉成帝又问刘兴:“你只让太傅一人陪着来,有什么礼法依据?”
刘兴心里话,老子又不是未成年的小屁孩,让那么多人陪着干嘛!但是这话只能在心里腹诽,不能拿在桌面上说啊!于是就未作答。
汉成帝有点不高兴,问你话呢,把脸扭向一边算怎么回事,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毕竟是有求于人,汉成帝也没当场发作。
国本之争,兄弟情深还是侄子最亲,到底让谁来继位
汉成帝又让刘欣背诵《诗经》,刘欣不仅把关关雎鸠什么的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够一一解释,汉成帝一看,孺子可教也!
汉成帝又让刘兴背诵《尚书》,刘兴又背不上来。为什么背不上来呢?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其实很容易理解。
举个例子,虽然大鹏的儿子才9岁,但两卷《笠翁对韵》那是张口就来;回过头来再看大鹏,也就记得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了。
但是你能说,我的学问就不如我儿子吗?肯定不能这样简单理解,但是,汉成帝不懂这个啊!他心里就有点看不起刘兴。
国本之争,兄弟情深还是侄子最亲,到底让谁来继位
他心想,虽说《尚书》确实比《诗经》难背一点,但是,你也比刘欣大着十好几岁呢!这么多年都活到狗身上了!
后来,刘兴又陪同皇上哥哥吃饭,汉成帝已经撂下筷子,不吃了,刘兴还在滋喽一口酒,吧嗒一口菜的大吃二喝。
刘兴吃完后起身告退,袜带松开了也没有察觉。汉成帝因此看不上刘兴而欣赏刘欣,多次当众称赞刘欣有才。
刘欣他奶奶傅太后为了让孙子当上太子,也四处活动,私下里贿赂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以及骠骑将军王根。
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以及骠骑将军王根也想留条后路。于是,他们在汉成帝面前轮番称赞刘欣,劝汉成帝立他为太子。
国本之争,兄弟情深还是侄子最亲,到底让谁来继位
公元前8年,汉成帝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骠骑将军王根进宫,讨论刘兴、刘欣两个人谁更适合继承皇位。
除了孔光外,其余四个人都认为:“刘欣是皇上的亲侄子。《礼记》上说:‘昆弟之子,犹子也。为其后者,为之子也。’刘欣适合立为嗣子。”
孔光说:“依照礼仪,立嗣应以血缘关系为依据。比照《尚书·盘庚》记载的商朝君王的传位方式,理应兄终弟及。中山王是先帝的儿子,皇上的亲弟弟,应该被立为后嗣。”
孔光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呢?有的!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肯定比伯伯和侄子之间要近得多,要不人家怎么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呢!
国本之争,兄弟情深还是侄子最亲,到底让谁来继位
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宋朝的赵匡胤死后,尽管自己有亲生儿子,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为的就是巩固国家政权。
但是,汉成帝不想这么办,他看不起兄弟刘兴,认为刘兴没有才能,不适合接班;再者,兄弟二人的牌位不能一同进入宗庙。
其实,他这个说法也属于强词夺理,因为吕后去世后,功臣集团造反,就以汉惠帝无子嗣为由,迎立了汉惠帝的弟弟刘恒。
国本之争,兄弟情深还是侄子最亲,到底让谁来继位
所以大鹏认为,除了这两点,汉成帝不想让兄弟刘兴继位,还有几个上不了台面的原因,比如说:
刘兴的舅舅都很有本事,一旦刘兴登基,冯家肯定会抢了王家的风头,自己的母亲王政君、自己的几个舅舅,肯定要受排挤。
而把刘欣过继过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一是刘欣是过继过来的,要喊王政君一声奶奶;二来傅家也没什么可用之才。
国本之争,兄弟情深还是侄子最亲,到底让谁来继位
还有一点就是自己虽然死了,但是宫里还有赵飞燕、赵合德两大美人呢,小叔子刘兴与嫂嫂们一见面,后果不堪设想。
而让刘欣即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一是岁数上有差距,刘欣未必看得上赵飞燕;二来赵飞燕毕竟是是刘欣名义上的妈。
为了让王家过得去,为了不让头上有点绿,汉成帝下诏立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为了安慰刘兴,又给他增加了三万户采邑。
国本之争,兄弟情深还是侄子最亲,到底让谁来继位
上文也说了,刘欣是刘康的独生子,汉成帝过继了刘欣,就没人给刘康烧香了。于是,汉成帝又下令立楚思王刘衍之子刘景为定陶王,承嗣刘康。
事实证明,汉成帝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只考虑自己如何如何,根本没为江山社稷着想,结果他死后十五年,王莽篡位了。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08 字。

转载请注明: 国本之争,兄弟情深还是侄子最亲,到底让谁来继位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