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放眼盛唐无人可接,诗鬼李贺实至名归
引言:
如今说起我国历史上的大唐王朝,相信大多数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强大繁荣以及流传至今的唐诗。的确,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最高巅峰,虽后世历朝历代皆有盛世,但几乎没有可与大唐盛世比肩者。
而说到唐诗,我们又能说出李白、杜甫等等一大帮著名的诗人,但大家是否知道有一位“怀才不遇”的诗人,他没有李白、杜甫那么响亮的名声,却作出了一名句,放眼整个唐朝都无人能够对出下句,直到百年后的宋代才有人接上。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又作了什么名句呢?
一、大唐盛世,文化包容开放
这个令唐宋文坛都为之一颤的人就是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的李贺,那么想了解他的传奇一生还要从他生活的时代说起。
唐朝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巅峰时代,且唐朝具有其他朝代所没有的极强包容性和开放性。不管是从人们的穿衣打扮还是从人伦道德层面,都没有过多的束缚,这或许和唐朝统治阶层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系,所以终唐一代,社会都没有受到儒学思想较大的影响。
在这种大环境下的文坛,浪漫主义就开始盛行起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诗仙”李白,他可谓是唐诗的集大成者,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相信如今即便是一个很小的孩子,也能吟出“床前明月光”这样的诗句。这和宋代时期程朱理学称霸天下,讲究“存天理,灭人欲”的情况大相径庭。
唐朝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也影响到了整个亚洲的人类文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纷纷派遣使者到唐王朝朝贡学习,一时间万国来朝盛况空前。当然了,这种文化特性对中原人民的影响更大,不仅是文人墨客,普通的百姓在思想上也极具开放的浪漫主义情怀。
二、繁荣渐去,奇才横空出世
没有了太多的思想道德束缚,上到天子王公,下到庶民百姓,在业余时间里都会拥有很多娱乐项目,给枯燥的封建生活带来无穷乐趣。这也就出现了唐玄宗见李白醉酒不怒反笑,还让高力士帮其脱靴的故事。那么在唐诗这一领域,不是只有李白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诗鬼”的李贺也同样如此。
李贺在后世的名声以及作品数量、流行程度虽然不如李白、杜甫,但其才华和成就却不在两人之下,尤其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放眼整个唐朝盛世都无人能够很好地对出来,直到宋代才有了合适的下半句。
李贺和李白不同,他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唐中期,此时的唐朝经过连年的战乱,国力已经大不如前。李贺的先祖和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有血缘关系,所在的家族也算是贵族,但由于战祸而中落。作为一个较远的且已经衰落的皇室旁支,自然没有什么人会去帮助他东山再起,所以很多时候李贺的日子并不好过,父亲一生的最高成就不过是当上了地方小吏。不过这些对于李贺并没什么影响,他本人反而以曾经是贵族而骄傲,并且有着极强的文学天赋。
三、叹世事吟名句,至宋才得对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也是当时人们进入仕途的必要途径。李贺是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人,自然也就参加了科举。他不仅能写诗作赋,还精通书法,天赋之高还引起了不少文坛大家的关注。
当时还有人专门去试探他是否真的是个天才,结果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传遍天下,让李贺一举成名,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少年就成为了很多达官显贵的座上宾。
当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李贺前途不可限量的时候,因为有人嫉妒他的才华暗中作祟,导致他多次科举不中。此后更是有人举报他父亲名字中有字,没避讳帝室,从而被剥夺了科举的资格。就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志在千里的年轻人与仕途无缘,这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出现的原因,表达了李贺极强的厌世心理。据说这句诗的下句是到了宋代由文人石延年对出的,内容为:“月如无恨月常圆。”
结语:
毫无疑问,李贺是个天赋极高的才子诗人,以他的能力完全有可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词,并且在后世成为足以和李白并肩的伟大诗人。可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太多变数,李贺的一生多少就有生不逢时的意思。虽然他一生郁郁不得志,但从如今的角度来看,或许这才是成就李贺“诗鬼”之称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