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38岁高中学历三轮车夫读复旦博士的蔡伟,现状如何
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蔡伟 ,38岁高中学历三轮车夫读复旦博士,成为当年广为传颂的佳话。
2009年4月,38岁的辽宁锦州人蔡伟仅有高中文凭,凭借着他在古文献研究方面的天赋和钻研精神,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自学,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与校外两名教授联名推荐,敲开了复旦大学博士生招生考试的大门。仅以高中学历没有经过硕士课程的培训而直接读博士的,蔡伟成为复旦百年校史上的第一人。
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当过工人摆过小摊
1991年高中毕业后,由于严重偏科,蔡伟没有考上大学,而是进了胶管厂当了工人。1994年下岗后,蔡伟在一家商场门口摆起了小摊,所得仅够养家糊口。
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
业余时间研读古文,致信学届泰斗求教,获得教授们的鼎力相助
摆摊之余,蔡伟的业余时间全部用来看书,就在这期间,蔡伟凭借自己的古文字学知识,得到了裘锡圭先生的赏识。
裘锡圭先生是古文字学泰斗,在学术圈内,裘先生的严谨务实,是出了名的,他和蔡伟的结识,算起来已有十余年。1995年蔡伟还在自学期间,就给裘先生写过信,他至今保留着裘先生的回信:“你对传统‘小学’真心好之,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
1997年1月,裘先生在《文物》上发表文章《<神乌赋>初探》,文中提及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蔡伟写信告知“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嗞”,是叹词。后来裘先生就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发表了《“佐子”应读为“嗟子”》,称蔡伟“其言甚为有理”。从此,裘先生开始格外关注蔡伟。
2003年之后,蔡伟在国学网陆续发了一些文章。“他写东西不多,很谨慎,难得的是,能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看。”裘先生说,蔡伟一些想法很有见地,“比如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中有一句‘莫之其亘’,‘亘’通常认作‘恒’,从词义上讲不太好理解,蔡伟提出,楚简中常把‘及’写成‘亘’,有终极的意思。对我很有启发。”
2007年蔡伟的妻子生病后,为了增加收入,蔡伟蹬起了三轮
,看书时间无法保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钊教授得知后,恰好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要与中华书局、湖南图书馆联合编纂《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刘教授和裘先生商量后,中心决定临时聘请蔡伟。
2009年,在裘先生的推荐下,已38岁的他,终于获得了复旦大学读博的机会。
为复旦大学点赞,不拘一格育人才:
量身定做培养方案,免修英语改修日语
蔡伟入学后,面对的将是不小的补课任务。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说,蔡伟入学后,须先完成本科及硕士阶段的学业,再修读博士。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学校将在科目上做一些微调,比如可免修英语,改修日语,一是蔡伟从头学起来容易些,二是日本也有同类研究,今后有益于他阅读国际学术报告。“与科班出身的研究者相比,他的知识结构较偏,知识结构有所欠缺。”刘钊告诉记者,“比如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的知识,都需要恶补。”
对此,裘先生也有同感,“把蔡伟招进来后,要对他加以训练,让他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多看一点文献。我们还要提醒他注意自己的不足,例如外语。这个时代,尽管出土文献和古文字都是中国古代的东西,但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引用别人的成果,交流,都需要外语。”裘先生说。
对于通过“申请-考核”制度录取的博士生,复旦表示都将本着“因材施教”的思想,进一步创新培养机制,为这些人才度身定制适合其个人特点的课程计划。
博士毕业后的去向以及现状
2015年12月,蔡伟博士毕业后,招聘到贵州省安顺市安顺学院任教。
2016年5月23日,致公党大连市委会崔岩副主委、致公党大连市委委员市贸促会孙连运副会长一行来到安顺学院开展工作调研。古籍特藏室蔡伟老师向来宾介绍了我馆古籍收藏的概况,展示了我馆收藏的特色古籍。
许立中(中)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许立全(中)一行听取安顺学院图书馆蔡伟博士介绍馆藏古籍。
2017年10月14至15日,图书馆古籍部蔡伟老师应邀参加了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办2017“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含香港、台湾地区)的60多位学者与会。
2018年7月14至15日,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的先秦两汉讹字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近春园宾馆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4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我校图书馆蔡伟老师受邀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先秦秦汉古书校字九则》的会议论文。
2017年9月12日安顺市委书记曾永涛、市政协主席杨华昌、安顺学院党委书记罗荣彬看望慰问安顺学院普通教师蔡伟。
可见,蔡伟博士为安顺学院一名普通教师。
今天,我们再次重温这个普通人的故事,仍旧觉得不平凡,仍然被感动:
38岁高中学历,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大学博士生,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广为传颂的“佳话”背后,不仅是一个年轻人对学问的执著,还有一门学科无尽的魅力,几位学者惜才的慧眼,一所大学开放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