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失败了因为他的每个选择都对了,这就是大势面前的无奈

看过船夫节目的人一定知道,船夫已经不止一次讲到过项羽了。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很多人心中都对这位历史的失败者有一种怀念的感情,能做到这一点,船夫不得不承认西楚霸王项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中“最成功”的失败者了。正是因为西楚霸王的失败,历朝历代都会有很多人指出项羽所犯的错误,比如:

有说项羽应该在关中称王的,

有说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的,

还有的说项羽不应该赶走对他有很大帮助的范增……

诸如此类的故事相信很多,甚至还有很多人是想着如果自己穿越到项羽那个年代,会如何避免他所犯的错误,然后大有一番作为。在船夫看来,这些后人的指指点点未免有一些太想当然了,因为当我们试着身临其境般回到那段历史时便会发现,项羽的每个选择几乎都是当时的最优解,下面船夫便和大家分析一下。

项羽为何失败了因为他的每个选择都对了,这就是大势面前的无奈


在分析问题前,我们先要对项羽的年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

公元前207年陈胜吴广起义,项羽23岁,

公元前208年项梁被杀,项羽24岁,

公元前202年乌江自刎,项羽才30岁而已。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段介绍有什么想法?船夫的感慨就是历史对于是项羽来说真的是太快了,或者是历史给予项羽的发挥空间真的是太小了,简单来说就是时间紧任务重,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来看陈胜吴广起义到项梁死亡只有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的前半部分,项羽叔侄几乎是在打酱油,等到项梁开始凭借项氏一族的威望聚拢人心,拉拢队伍的时候,没多久他就被章邯杀掉了。而这个时候楚国义军的情况可是十分复杂的。

项羽为何失败了因为他的每个选择都对了,这就是大势面前的无奈


这其中不仅有英勇善战的英布,还有刚刚为陈胜报了仇的吕臣,以及像刘邦一样杀死县令纠结当地百姓来投奔项梁的杂牌军,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拥有自己的队伍,而且这些队伍的总体实力是要远超项羽叔侄的嫡系部队。

除此之外,这些人都要比项羽有资历,他们要么是最先举起一起响应陈胜起义的,要么是在与秦军的战斗中取得过一定战功的,如果项梁之前没有迎楚怀王熊心当傀儡!那么项羽还有是有很大机会继承这支部队的,但楚怀王雄心的存在,让事情出现的变数,也就是后面我们所了解的楚怀王熊心通过分化拉拢逐渐架空项羽,并从名义上掌控了这支军队。

项羽为何失败了因为他的每个选择都对了,这就是大势面前的无奈


下面是一群资历比你老的将军,上面呢又是架空你,时时想要除掉你的楚怀王和上将军宋义,这就是当时24岁的项羽所面临的困境。

不知道大家换到项羽的位置会想怎么做呢,是逃避吗?还是奋力一击鱼死网破,虽然看似简单,但想要真的拼命,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勇气,而项羽无疑是拥有勇气的少部分人。

于是接下来项羽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他先是杀掉了宋义,矫诏控制的楚国义军,孤注一掷的与秦军主力展开了决战,并最终赢得了巨鹿之战。不是项羽不明白坐山观虎斗的好处,也不是不知道如果过早的消灭掉秦军主力,会让其他几路没有消耗的义军做大,进而为别人做嫁衣裳。

项羽为何失败了因为他的每个选择都对了,这就是大势面前的无奈


这些项羽都想到了,但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孤注一掷和秦军决战,因为只有将原本松散的楚国义军逼到生死的边缘,背水一战,这支部队才能团结在以项羽为核心的领导下。好在这时候幸运女神青睐了项羽,秦朝内部发生了动乱,导致章邯所率领的秦军主力与关中之地失去了联系,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后勤补给跟不上了。

要知道项羽虽然赢得了巨鹿之战,但章邯几十万的秦军主力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后勤补给的中断才是让章邯投降项羽的直接原因。胜利一下子来的太突然了,包括项羽在内的楚国将领,在面对几十万的秦军俘虏时内心是惶恐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坑杀秦军的事情。

项羽为何失败了因为他的每个选择都对了,这就是大势面前的无奈


这几十万的秦军能不杀吗?很多人或许会说,如果将这支部队招降纳叛,会成为自己很大的助力,后来的刘邦不正是在老秦人的支持下才战胜了项羽么,由此可知秦人战斗力是多么的强悍。

但我们不要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章邯投降项羽不久,秦王子婴便杀掉赵高重新掌控了关中之地,这个时候如果几十万秦军主力还存在,那么只需要只应派出一支部队接应那么几十万秦军主力,那么原本乖顺的降卒转身便是凶猛的豺狼。

之所以船夫可以这么肯定,是因为这几十万情人的家眷家属全都在关中之地,就算他们不想为秦王子婴卖命,也不得不去卖命,而且他们也是绝对不想让各路义军进入关中,荼毒自己的家乡。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便会发现摆在项羽的面前又是一个单选题,这几十万情人不得不杀。

但这也同时为项羽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一旦杀死了这几十万秦军,那么就意味着项羽关中数百万的老秦人结了死仇。所以后世有儒生写史书笑话项羽不在关中称王是沐猴而冠,就有些想当然了,试想一下项羽如果真的留在关中,那几百万关中老秦人不把项羽坑死才怪。

坑杀几十万秦军的第二个恶果便是其他几路义军实力保存的十分完整,虽然项羽的部队英勇善战,但架不住其他几路义军联合在一起,其实力要远远高于项羽的主力部队,这个时候项羽就不得不用缓兵之计安抚住各路义军,所以才有了鸿门宴前一晚项伯去为刘邦报信这一桥段,这实际上就是项羽的安排。

项羽的本意就是想在鸿门宴上吓一吓刘邦,好让他主动退出关中之地,这样既可以将野心不小的刘邦关在川蜀之地,又可以在关中安插项羽的亲信,同时又杜绝各路义军联合起来打压自己的借口。

客观来讲,当时的刘邦也的确不是项羽的最大威胁,项羽的最大威胁是齐国这路义军,船夫之所以说的这么肯定的是因为《史记·田儋dān列传》中的一个故事——田横500士。

故事大意是在楚汉争霸之后,刘邦想召见田横,平衡走到半路,因为自知自己杀过刘邦的人所以便自杀了,这个消息吵到田衡居住的地方,他麾下的500门客便都自杀了。

这是什么样的主仆之情啊?

如果放到战场上这就是500个可以为田横拼死而战的死士,其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这还是在齐国田氏一族与项羽的主力部队死磕了好长时间,又被韩信偷袭大败之后的残余势力。由此我们就可以猜想当时的齐国义军是多么的强大。

项羽为何失败了因为他的每个选择都对了,这就是大势面前的无奈


所以并不是项羽不懂得要先消灭刘邦,而是摆在项羽的面前又是一个单选题,如果先去消灭刘邦,放任齐国义军不管,那么他就注定会失败,如果先去灭掉齐国一军,再去管刘邦,或许还有赢得胜利的希望。

作为后来人的我们,自然知道项羽已经做得十分到位了,他不仅消灭掉了齐国义军的大部分势力,还一度打败了刘邦,假如楚河汉界之约能够完成,只要给项羽一年半载的喘息之机,那么很可能会是项羽笑到最后,但这次幸运女神并没有青睐他,狡猾奸诈的刘邦通过背信弃义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笑到了最后。

分析完项羽的故事,我们会发现项羽每一次选择几乎都是当时的最优解了,即使我们穿越回去也很难做的更好,所以项羽是当之无愧的人中龙凤,时代豪杰,但在历史大势的面前,项羽又是多么的无奈,他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并且已经试图做的最好了,却依然注定会失败。

所谓命运大致就是如此了,如果你接受了这份命运的安排,便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不论你付出怎样的努力,最终都会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你会怎样选择?

或许只有真正读懂了项羽,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那句话:时势造英雄。

2020.10.13(凌晨)

项羽为何失败了因为他的每个选择都对了,这就是大势面前的无奈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849 字。

转载请注明: 项羽为何失败了因为他的每个选择都对了,这就是大势面前的无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