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预习沪教版英语教材时,发现第95页有点小问题。有3张小昆虫的照片,按英文的说明分别应该是蝴蝶、蚂蚁和蜜蜂;但是图片上,却是蝴蝶、蚂蚁和食蚜蝇……”针对沈阳市126中学7年级学生小崔的发现,10月8日,上海教育出版社回应,“我们咨询了生物方面的专家,这个确实是弄错了。我们将上报教育部准备修改”“现在的小孩很厉害,非常专业。”(10月11日上观新闻)
中小学生质疑教材有误并非什么新鲜事。2020年10月,上海一初中生指出历史教科书钱币错误;2019年福州二年级男孩小冯质疑语文课文《羿射九日》中“蹚”的不准确;2017年,北京二中亦庄学校五年级学生张秋实指出语文教科书中一幅关于宋朝知县的配图有误……这些质疑,都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出版社回应说将予以更正。应该说,这些“错误”并不明显,如果不是小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错误还真不一定就能挑出来。
可是,食蚜蝇和蜜蜂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虽然相近,但二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就像沈阳小崔说的那样,“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蜜蜂有两对翅膀、食蚜蝇只有一对,而且蜜蜂的肚子是胖胖的、食蚜蝇很瘦的。蜜蜂的触角很明显,食蚜蝇的不明显。”
如此明显的区别,连一个七年级的中学生都看得出来,而出版社却更是给弄混了,无论是粗心还是相关人员不够专业,都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作为教材,肯定肯定不是一个人编完就出版了,要有层层审核把关,至少是“三审三校”吧!如此多的关口,竟然更是一只食蚜蝇以蜜蜂身份“飞出来”,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啊。
放下出版社不说,近年来小学生质疑教材及其他书籍错误,甚至是名著如《西游记》中的食谱雷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近年来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覆盖面,敢于质疑。这相较之于考试分数,名次,说明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初见成效,说明我们的素质教育结了硕果。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