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刘秀3000人打败王莽百万大军实际上是一场双败之战
同时,让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是,这场战役及其连锁反应甚至导致了王莽的新帝国、更始政权两个帝国的覆灭。一、战前形势对于战役的发动方王莽的新帝国来说,这本是一场不应该发生的战役。此时华夏大地上遍地烽火,王莽已经疲于奔命,难以兼顾。因此,王莽采取的措施是:谁冒头就首先收拾谁。地皇三年,主要的起义军有两支:绿林和赤眉。绿林军遭遇瘟疫,实力大减,随后分裂为新市军和下江军,而赤眉军数十万在山东声势浩大。因此王莽本已将帝国主力调往山东,围攻樊崇的赤眉军。然而,平林军的出现以及刘演刘秀兄弟舂陵军的加入,使得整合后的绿林军三战三捷,杀新朝官员甄阜、梁丘赐,败大将严尤、陈茂。随后,绿林众将更是在淯水之阳拥立汉室后裔刘玄为帝,改年号更始。莽闻阜、赐死,汉帝立,大惧。-《后汉书·光武帝纪》对王莽来说,绿林势大、死几个将领都还并非不可接受,但汉室重现却让王莽坐立不安。情急之下,王莽征集兵家、奇能异士等63家,短时间内拼凑大军40余万人,号称100万,由王寻和王邑统领,浩浩荡荡讨伐新生的更始政权。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后汉书·光武帝纪》而对于战役应战方更始政权来说,这本是一场必败的战役。因为更始汉军也没有料到王莽反应如此之快,更没料到大军会直扑昆阳。因此,此时昆阳城中的汉军总人数只有不到1万人。而且他们不过是到昆阳、郾城一带掠地来的,并不是战力强劲的野战部队。一听王莽大军打过来了,附近掠地的各军都逃入昆阳,又顾念妻小和财物,想回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然而新莽军集结很快,大家都被困于昆阳城。不仅如此,更始将领之间并不和谐。既然走不掉,昆阳城有“城小而坚”,那么凭险据守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刘秀第一次站出来劝大家的时候,还被将领们骂回去了(诸将怒曰:“刘将军何敢如是!”);而后刘秀求援未归的时候,昆阳守军主将王凤还曾遣使投降,只不过又被王邑给拒绝了。这说明将领们的想法十分的不一致。那么援军呢,更始主力不是在宛城吗?王邑巴不得这样。此时宛城未破,如果宛城大军回援,那么王邑正好在昆阳城下以逸待劳,围点打援。因此,对于城内的更始汉军来说,这几乎是一场必败之战。不管如何,正是王邑这一举动,给了昆阳城内的更始军一线生机。然而,刘秀此时,正在艰难的说服郾城、定陵的军队救援昆阳。既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而诸将贪惜财货,欲分留守之。光武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众乃从。-《后汉书·光武帝纪》经过刘秀的劝说,他成功集合了大约万余人的兵力回援昆阳。虽然刘秀千辛万苦带回来的这点援军并不足以与新莽大军决战,但至少有了一线希望。然而,昆阳城被围困数重,如何让城内守军知道自己带军回援了呢?刘秀选择的方式是进攻。刘秀挑选千余精兵,在距离莽军很近的地方列阵。看到这点援军,王邑并不放在眼里,只派遣了数千人前来应战。刘秀奋勇当先,两次冲锋,带领军队杀敌数百,将莽军打的连连后退。冷兵器时代,取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这一次冲阵赋予了更始军极大的勇气,提高了军队士气,同时也打击了莽军的锐气。然而,对于胜利,这还远远不够。三、决战虽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这差不多是更始汉军能在昆阳集结的全部实力了。现在更始军有约2万人,而且鉴于刘秀的勇气,士气有所回升,但劣势是,更始军被分割在昆阳城和莽军包围圈外。而他们的对手,王邑、王寻率领的新莽军还有40余万,虽然士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接下来的事情,体现了刘秀的谋略和应变能力。然而,这段记载在《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并没有出现。这说明,此消息或有不实的可能。因为刘秀才刚刚反击成功,冲的新莽军连连后退,而现在面对刘秀3000敢死之士(也可能是3000人在前,援军全军在后),王邑王寻不应该如此轻敌。结合刘秀散布的宛城军回援的消息,真实情况可能是,王寻王邑留下了部分军队防止回援的宛城军的攻击,而只以部分军队应战刘秀的援军。那么,此战的结果如何呢?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后汉书·光武帝纪》无论中军应战还是其他情况,此战结果各处记载都是一致:经过刘秀援军和昆阳城内守军的夹击,莽军大败,王寻死,大量莽军溺死。更始军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和物资。四 战役影响:一场双败的战役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不管是韩信背水一战、曹操官渡之战、还是东晋淝水之战,都没有发生昆阳之战这样的情况:弱势的一方,竟然完全以正面对决的方式,战胜了强势的一方。然而,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此战,更始军是在刘秀的战略眼光、苦心经营和高超的指挥下取得的胜利,而不是所谓的幸运。无论如何,新莽主力的战败意味着帝国的瓦解。这场战役之后,新莽帝国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杀死郡守县令,天下大乱。不久,新莽帝国就覆灭了。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然而,很少人注意到,这场战役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因为,此战后不久,战役胜利的一方,更始政权就发生内讧,刘演被杀。可能很多人觉得刘演之死,与昆阳之战关系不大。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绿林军将领们在全国形势尚不明朗时,便强立更始帝刘玄为帝,还拒绝刘演的正确建议,也说明了他们之间矛盾之深。南阳豪桀及王常等皆欲立刘縯;而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縯威明,贪玄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召縯示其议。縯曰:"···不如且称王以号令,王势亦足以斩诸将。···”诸将多曰:"善!"张卬拔剑击地曰:"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众皆从之。-《资治通鉴》那么,既然矛盾这么深,为何舂陵军和绿林势力还能够共存呢?那是因为刘演兄弟因为自身实力不强、而对手王莽又很强大,为了政治目标事事忍让,避免分裂被各个击破。而绿林军将领们,一是因为没有机会下手,二是也顾及到王莽的强大和自身的命运,加上平林军将领如王常等人与刘演兄弟比较友好导致力量对比有所倾斜,因此绿林军将领们也没有做的太过分。由此可见,新帝国王莽的强大势力,是绿林军和舂陵军得以共存于更始政权之下的重要原因。而昆阳之战,王莽主力大军的被灭,打破了这一微妙的平衡。因此,不久之后,刘氏舂陵军和绿林军的矛盾就彻底爆发了。刘演手下大将刘稷对更始帝刘玄不满,刘玄联合绿林众将拘捕并准备杀了刘稷,而刘演力争。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朱鲔、李轶等便干脆借刘玄之手杀了刘演。因此可以说,昆阳之战王莽势力的消失,直接导致了更始政权的内讧和刘演的被杀。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9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