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治标不治本

针对有网友留言建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北京市教委回应,该信息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8月29日《北京日报》)

有家长建议“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对此,北京市教委回应,该信息严格保密,诸多观点认为,这是在打造教育公平,这样的想法恐怕是过于“美好”,难道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老师就没有办法知道了吗?

“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看似是不让老师知道学生家长的具体情况,从而能够对学生一视同仁。可老师是有“眼睛”的,也是有“耳朵”的,老师如果有心要了解家长的职务信息,是很简单的事,并不一定需要让学生将家长的信息上报。比如老师和学生聊天,随便一问,你的父母做什么的?学生就会一五一十的回答了。而老师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看到某个学生的言谈举止显得成熟或是特别,也会从侧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果老师对某个学生感兴趣,可以借着家访的名义就充分了解学生家长的职务信息了。换言之,老师有很多种方法知道学生家长的职务信息,恐怕是谁也挡不住的。

为何怕老师知道家长的职务信息,一方面是怕老师不能够做到平等对待学生,会有偏心,另一方面是怕老师“以权谋私”,会或明或暗要求家长为其办事。其实,了解家长职务信息,真的不需要让学生上报,现在哪个家长不知道孩子同班同学家长在哪个单位,担任什么职务,因为这些信息,学生会和同学说,孩子也会将这些信息传到家里。作为家长,我就知道我孩子同班同学家长是做什么的,也知道哪个同学的家长是当官的,或是当老板的。无妨问一下,现在哪个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不是了如指掌。有的班主任老师总是很谨慎,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万一批评的时候出现问题,可就惨了。当然,从教书育人的角度看,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以及完成作业情况,而不是学生家长的职务。但老师也是人,他们了解到学生家长的职务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老师了解学生家长的职务信息,而是不敢利用学生家长的职务之便。这就需要对老师进行监督。一旦老师让家长为其私人办事,就要受到处罚,尽管发现“真相”很困难,但只要惩罚的制度在,对老师就会有“约束力”。就像“双减”政策之下,如果还有在职老师为学生补课,就会受到处罚,在严查严罚的高压之下,还有多少在职老师敢以身试法?同样的道理,对于老师利用家长职务之便办事的,只要发现一起,就严厉处罚一起。更要赋予家长拒绝的权利,发动家长举报。如此,老师也不敢利用学生家长办“私事”。

老师也是普通人,是否了解学生家长职务信息不是关键,对老师严管,这比什么都重要,明白了这一点,就清楚了,“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离教育公平隔了“监督”,不要以为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就万事大吉了。(王军荣)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39 字。

转载请注明: “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治标不治本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