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中,嘉靖皇帝无疑是运气最好的皇帝,如何从一位王爷摇身一变成为皇帝?十五岁继位皇帝,朝堂之上毫无根基,如何能在几年时间内大权在握?张居正为何称其超世之见?海瑞为何大骂“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嘉靖身上如何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便由笔者替大家揭开嘉靖皇帝神秘的面纱。
1521年,明武宗驾崩,武宗驾崩之时并无子嗣可以传位,群臣参照祖训“兄终弟及”的原则找到武宗堂弟朱厚熜(cōng),由他来继承皇位,这好运的朱厚熜便是鼎鼎大名的嘉靖皇帝,但是对朱厚熜(cōng)来说皇帝之位对他来说太过遥远,嘉靖生于湖北安陆在京城可谓是毫无根基,仅仅只是顶着一个皇帝的头衔会有人听他吗?
同年4月群臣携带遗诏前往安陆来迎嘉靖,臣子的安排是以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熜,朱厚熜心里清楚,这是给自己的一个下马威。朱厚熜并不接受,并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群臣不得已,以皇帝礼仪迎接朱厚熜。
1521年朱厚熜即位次年改年号为嘉靖。
即位不久后,嘉靖帝和以杨延和为首的朝臣管于谁为嘉靖帝皇考 (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争论.
换成一般15岁的孩,就随了大臣的提议了,嘉靖自然不会这么简单,嘉靖年纪虽小但是却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他知道群臣之所以这么干,确实有一部分礼法原因,但真正的目的却是要控制这个新皇帝,如果嘉靖真的听从了群臣的建议,那在天下人看来嘉靖堂堂一个皇帝居然需要改认亲爹才登上皇位,皇家威严可谓是荡然无存,即便之后成功即位,也没人会看的起这样一个皇帝。
当时真正掌握朝堂的是首辅杨廷和,杨廷和在武宗时期便贵为首辅,武宗去世之后朝中大局便是由他来主持。提议让嘉靖改认亲爹便是杨延和的主意,当时朝臣王瓒仅仅只是提出一点点反对意见,就被杨延和赶出京城改到去南京任职,其权势之大可见一斑。
此时的嘉靖虽为皇帝,但因为年纪尚幼并没人把他当回事,更加之还有杨延和这样的强臣在朝堂之中呼风唤雨,嘉靖可谓是如履薄冰。嘉靖自上位以来便极为尊重杨延和,不断对杨延和加封,并将其加封为左柱国以示尊崇,在朝堂之上大小事物也都要过问杨延和的意见,杨延和的权势日益渐大,经常是提拔官员分管朝廷,同时清理了一大批靠关系提拔上来的官员,国家也越发清明,但是朝政大权仍在杨延和手中,这对一个有抱负的皇帝来说是多么的悲哀。
嘉靖年纪虽幼但是在国家大事上却表现极为老辣,在对待杨延和这个强臣的态度上嘉靖并没有采取强硬态度。反而充分放权,一方面杨延和虽然拉帮结派但是好在他为人正直,大权交到他之手与国有益,天下人也会夸赞皇帝擅于用人。但是,杨延和大权在握,不断力行改革也算是动了不少人的利益,群臣之中愤恨杨延和的人也越来越多,原本团结的群臣之间也出现了裂痕。
国家虽然渐渐走上正轨,但是对亲生父亲身份册封这件事还是想征求大臣建议,七月嘉靖召集以杨延和为首的重臣商议,希望他们尊自己亲生父母为皇帝皇后,杨延和丝毫面子不给嘉靖,回家之后便上书驳回了嘉靖的请求,杨延和既然发话,重臣们自然也都站在杨延和一边,嘉靖大为恼怒却毫无办法。此后9月,嘉靖生母兴献王妃入京,嘉靖又打起主意想要趁机尊自己亲生父母为皇帝皇后。
杨延和自然不会给嘉靖这个机会,马上联合群臣上书,称“嘉靖此举乃是忘记先帝恩情只想着自己的父母,乃是为自己的个人情感而放弃国家的大义。”此后更是百名官员谏诤。逼迫嘉靖皇帝尊孝宗为皇考,不再提将亲生父母立帝立后之事,嘉靖皇帝与杨延和彻底决裂。
嘉靖启用张璁等与杨延和不合的大臣,由他们来主导改革事务,渐渐架空杨延和的权力,同时杨延和也因为早年掌权之时过于独断树立了不少政敌。此番改革之后杨延和地位大不如前,他也无心再在朝堂之上待下去了,干脆就上书退休。
嘉靖马上就同意了杨延和的请求,杨延和退休之后嘉靖趁机掌权,马上改称孝宗为皇伯也就是皇叔的意思,此事一出朝堂内外大惊,但被嘉靖独权而定。这件因皇统问题发生的“大礼议之争”长达三年半。此番君臣之争嘉靖获得了最终胜利。
同时这件事情也让嘉靖帝将权利收拢到自己手中,在位期间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
史书中评价:嘉靖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 他为人非常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奋,批阅奏书票拟经常到后半夜。 虽然《明史》说他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但是却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明朝的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史书评价嘉靖帝为''中兴之主'',说他''有不世之奇谟六,无竞之伟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
纵观嘉靖一生,不得不感叹嘉靖皇帝天赋之高,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步步为营夺得大权,即便晚年史书记载嘉靖沉迷修道不理朝政,然而实际上嘉靖却是白日修道晚上批改奏章,牢牢地将百官掌控在手中,不过因为嘉靖对待群臣太过严酷,后世文人皆对其不喜,这也是对嘉靖的评价如此两极分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