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原神:胡桃日语描述引质疑?米忽悠又给大家上了一课,真是文化人

由 甫全胜 发布于 经典

看着即将到来的三月,胡桃这个角色总算是被米忽悠给放出来了,但我也不排除这是“米忽悠想要挽救海灯节失去的口碑”这种可能性,毕竟国外粉丝也会海灯节一片吐槽声。不过,本文可不是来吐槽海灯节的,而是要来说一说有关于《原神》角色设计的那些事儿。《原神》这款作品到底有没有对国外进行文化输出,这可能真的有争议,但我可以确认一点:米忽悠的确是“文化人”。

ddari

《原神》很多角色的设计元素的确很有文化,甚至很多设计元素还给诸位旅行者们上了一堂文化课。除了魈的傩舞之外,还有刚登场的胡桃。事情的起因是有旅行者发现“胡桃中日文UP池描述有明显不同”从而引发了旅行者的质疑。从米忽悠的宣传来看,胡桃UP池的中文名是“赤团开时”,而日文名则是“彼岸满开”。

乍一看这两个名字的确没有任何的关联,甚至日文名还给人一种更“高大上”的感觉。不过,从词义来看,其实“赤团”就是“彼岸”,仅仅只是叫法的不同。如果诸位旅行者们喜欢的话,甚至还能叫彼岸花“曼珠沙华”或者“石蒜(彼岸花学名红花石蒜)”。说白了,中日文的不同仅仅只是根据当地叫法的不同而做出的一些改变,并没所谓的“高低之分”。

不过,对于经常观看日漫的观众而言,显然是更了解或者说更能接受彼岸花这一叫法。“曼珠沙华”音译于梵语"摩诃曼珠沙华",意为“天上之花”,而这花在咱们南朝梁代又被翻译为“赤团花”。从中文的角度来看,其实“赤团花”这一词更像是咱们对彼岸花外形的一个形象描述,就如同咱们将紫阳花称之为“绣球花”一样。

彼岸花

老实说,其实我一开始也不知道彼岸花在国内又被称之为“赤团花”,查阅了资料之后才知道:其实这花是在日本江户时代时,经由中国传到日本,而彼岸花的原产地其实是在亚洲的热带地区。虽然咱们总认为“《原神》是在向国外进行文化输出”,可从胡桃UP的描述词汇来看,更像是《原神》在帮助国内的青少年了解咱们那些被遗忘或者濒临失传的文化。

至少从我个人的观感来看,这米忽悠又给诸位旅行者们上了一课啊,莫非米忽悠才是隐藏的文化人?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那些将“傩舞”视为国外文化的人,这莫非就是“文化不足的短视”?当然,其实这也不能完全责怪他们,毕竟日漫的影响对这些ACG观众的影响的确很大。有些东西虽然咱们也有,可要是被别人发扬光大了,这还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至于旅行者们关于文化纯粹性的讨论,其实也没必要将界线分的那么清楚,所谓艺术创作,并部需要只局限于某一文化不放,采百家之长才是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关键。纵观中华历史,从秦代开始,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不正好用自己生动的形象证明了这一点吗?虽然《原神》的策划和运营真的很烂,但《原神》美术设计和音乐对文化的承载或者说传承很足。

桜Qり

对于《原神》的美术和音乐,我个人只有称赞。虽然本文用胡桃的设计元素来为大家解释了这一文化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非得要给大家分个“高低贵贱”。可有一说一,借由一款游戏去了解咱们的文化,这还真是件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