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写在高考前:4个建议,希望所有考生都能稳定发挥

由 锺离绮琴 发布于 经典

突然意识到,还有几天就要高考了!

无论过去多少年,每年到这个时间,我都还是忍不住会紧张一下。我有个闺蜜,曾经跟我说:

可见这心里阴影有多深。

对于高考那年,老师们的各种叮嘱,当时“身在此山中”,只知道跟着要求做,后来进了大学,开始了工作,在回忆起职场上师父们的一些指点,慢慢觉得:

高考其实不只是一场考试。

连高考都能应对的人,又何尝应对不了之后的职场呢。

1、“学好≠考好”

学习的目标是掌握知识;考试的目标是拿到分数。

樊登老师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不是离开学校了,就可以放下书本了,就可以不学习了。

但考试确实是一时的。

如果真的还有几天就考试了,这时候就不要再试图花时间去学新的、没有掌握的知识,毕竟,花了3年都没有学会,或者学得似是而非,就不要指望最后几天能突然开窍。即便在冲刺阶段,好像感觉学会了,但通常只能了解皮毛,遇到题目稍微变动可能就不认识了。

所以,在最后几天,要对自己三年的学习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出现奇迹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如果平时是80分的水平,考试基本就是80分。

所以,最后几天要做的,是保证正常水平的发挥,虽然不指望80分的水平考出100分,但不至于考成70分,确实可以做到的。

更何况,在面临最大考验前,人多少有些紧张,可能还会有个5到10分的浮动,这都是比较正常的。

所以,在最后几天,要考虑的问题不是“学好”,而是“考好”,就针对考试,这个有明确目标的事情来制定应对方法。

2、保住“西瓜”,不纠结“芝麻”

任何考试,80%都是基础题。从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上,其实也可以看到,750分的总分,600分算高分,正好是80%。

也就是说,高考本身拼的,就不是拔高题,那些是留给真正的学霸的,普通人只要能应对好基本的80%,其实就能有个不错的成绩。

在这80%的题中,你完全有把握做对的,就是“西瓜”。

俗话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就是指,心理想着拿高分,花了大量时间去专研那些20%的难题,最后可能确实多拿了150分,但却丢了简单的600分,最后成绩一算,还是不够上一本。

越是冲刺,越重基础,保障自己有把握的“西瓜”能够全部拿到手,其实就算成功了。

不要等到最后成绩出来的时候,抱怨粗心。

如果丢了送分题就简单说自己是粗心,其实是很不负责,且愚笨的想法,应该要感到丢脸才对,如果总是以“粗心”总结自己的丢分,不仅考试考不好,进入社会工作也会有大问题。

就考试的场景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

第一,基本内容看似简单,其实没有掌握扎实。

第二,审题的时候看错了,或者理解错了。

对于第一种,如果是最后几天了,就可以归为“芝麻”,不要继续花时间,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西瓜”上,保证该拿到的分数全部到手。

如果是第二种,多半是看到题目的时候“先入为主”了,这和“语文”的阅读理解有点关系,要理解出题人的意思,而不是“我以为”的意思。

我一直记得当年数学老师跟我讲的方法:

一个选择题5分钟,一个判断题2分钟,一个解答题15分钟;

从考试一开始,超过5分钟,一个选题还没有做出来,选一个“感觉像”的答案,然后进入下一题;

如果只用了3分钟,那么剩下的2分钟用来检查这道题,而不是快速进入下一题。

也就是说:只在分配的时间内,做对应的题目,并且每个部分都是,直到考试结束。

这个方法,和很多老师说的:全部做完,最后留时间检查不一样。

在这个数学老师的方法中,没有回头这一说,每个部分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像流水线一样。因为回头见本身就要切换思路,要重新审题,这是对时间的无效消耗。还不如“一次把题作对”,不留回头的时间。

当然,这是“战略”的一种,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不过这个方法,在进入职场后很实用,毕竟“一次把事作对”,而不是“急匆匆地做,然后再急匆匆地改。”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当然,这是理科类的方法,如果是文科,真的答不上来,写再多的废话也没用。在高考阅卷的时候,从来不给“没用功劳也有苦劳”的人所谓的辛苦分。

曾经我听过一个阅卷老师的讲座,他说:

所以,如果有三个要点,但只想到了2个,那么同样不要恋战,不要试图把那两点展开发挥,因为那样不会多得半分。有这时间不如把那些该捡的西瓜捡到手。

其实当年考第一场的时候,我是受到了惊吓的。因为我的早餐突然多出了一道“天麻猪脑汤”,真的,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这道菜,瞬间被它的“形状”吓的没有胃口了。

虽然我能理解,但真的,保持平常心,保持日常的习惯就挺好。

面对高考这种所有人知道的“大事”,它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过多的强调了,所谓过犹不及,越是出现“特别”的情况,例如突然的安静,突然的菜,突然多出来的保障,这些除了提醒考生“你正在经历一件特别的事情”,从而倍感压力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家长不是考生 ,要给孩子保障,给孩子安心,千万别比孩子还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