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重建的北洋海军实力如何
1888年,经过清廷多年的筹备,北洋海军成立了。这支舰队规模不小,主要战舰达到了25艘,再加上辅助军舰、运输船等将近百艘。
北洋舰队各主要的舰长以及高级军官,几乎全都是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的,还曾到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不止如此,李鸿章为此还专门开办了天津学堂以培养专业人才,甲午战争时期,很多毕业生已经开始担任二副、水手等职位。
这支海军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也是四支海军中实力较强、规模最大的一支。就在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三十年的努力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然而甲午战争后,北洋海军又重建了,那么这支新建的海军实力如何呢?
之前北洋海军被吹嘘的过于大,当这个泡沫破裂后,大家也清醒了。所以朝廷上下纷纷要求弹劾李鸿章。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还把涉及到海军的相关部门停撤了。
可见,朝廷上下已经对北洋海军对李鸿章失去了信心。但是不能因噎废食,维新派还是提倡要有海军的,所以光绪也将北洋海军的重建提上了日程。
这对于清末海军的复振,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然了朝廷确实没钱,东拆西借筹了点钱,包括地方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不海军逐步在艰难中进行复建。
然而庚子国难之后,很多海军基地相继丧失,清政府几乎失去了海防。甚至有人建议将订购的军舰卖掉,向洋人表示大清没有备战之意,以此讨好外国人,不过显而易见,清廷不能接受这样要求。所以1909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军处,从此北洋海军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就是巡洋和长江两舰队。
贝勒载洵、提督萨镇冰等人还远赴重洋,出国考察海军、定造军舰。然而清廷最后的努力刚刚有点成果,大清灭亡了。
而清末重建的这支舰队,也成为民国期间舰队的主力。但是北洋军阀时期纷纷在抢地盘,海军这个时候也用不上,根本不受重视,而由于军阀分裂,中央羸弱,曾经的舰队走向了分裂,有的去了南方,有的归属了直系。
本身就走向衰落的海军,由于各军阀不重视,又没有能力自己建造,而就在这个时期,华盛顿会议上,各国竟然缔结了《禁止援助中国海军协定》,这可是雪上加霜。
中国海军的建设进一步遭到了巨大打击,不过即便如此,海军还是做出了自己的有限的贡献。
俄国爆发革命后,国内局势开始紧张,这时候在海参崴仍有不少做生意和居住的华人,当地华侨潮水般涌向了祖国—中国驻海参崴领事馆。而北洋政府包括东北军阀张作霖都收到了求救急电。
1918年,中国军舰"海容"号满载4000名中国海军战士,开进了海参崴,展开了撤侨工作,并且完成了这次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