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学校组织变革与队伍建设的思考

由 舒培荣 发布于 经典

新时代,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化,赋予了学校更多的功能、使命和任务,现有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构成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适应。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机构改革和队伍建设成为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组织变革:是指在学校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学校组织的结构、规模、职能、权限、关联、执行、效率等整体创新设计、改革调整、提高组织效能、顺应学校改革发展需求,增强办学实力的过程。

(二)队伍建设:是指学校党政针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形势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动力激活、素质提升、优化组合的各项管理工作。本文特指在优化人员构成、管理考核、培养激励几个方面的新制度、新机制。

二、新时代学校机构设置与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适应改革发展的形势

改革背景下,更强调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个性化的培养,原有的以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组织机构设置,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比如:教务处、政教处(德育处)、总务处等设置有明显的管理痕迹,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局限了师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教师队伍亟待改善和加强

在新形势下,队伍建设有三个矛盾日益凸显:

一是年龄结构老化,工作动力不足。受编制局限,各校引入新教师的名额非常有限,各校平均年龄越来越老化,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很多教师满足于完成任务,不愿意承担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的工作,专业发展需求降低,工作动力不足问题已经凸显。

二是工作独立,自我意识强。教师工作,相对独立,考核评价困难。长期以来,教师都在自己的领域里驰骋,自我意识强,自我感觉良好,不愿意受拘束。在改革的形势下,强调项目推进,强调合作攻关,“强个体、弱团队”的思想意识和工作状态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

三是人才流动性差,高端人才缺乏。由于教育系统人才流动性差,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

三、学校组织变革和队伍建设的改进策略

(一)依据结构功能理论,优化机构设置方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结构决定功能。要实现新的功能定位,要体现学校组织的特点,要适应改革“贯通、合作、共享” 等理念,必须在结构优化上下功夫。

各校要进行从机构设置优化开始进行组织变革的实践探索。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体现与上级部门的顺畅对接,强化部门的有效整合,从彰显和突出的功能的目标出发,研制机构设置方案。很多学校成立了学生发展中心、课程研发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这绝不是简单的名称的变化,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蕴含着对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功能的新的诠释和追求,体现着这些学校的改革理念。

(二)坚持科学合法原则,确保组织变革有力推进。

组织变革势在必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利益的调整、人员的重组,阻力和挑战巨大,必须在科学性和合法性上下功夫,形成变革的有利氛围和坚强定力。为了提升组织变革方案的科学性,要通过召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领导、专家咨询会、教师座谈会,反复研磨、修改机构设置方案,形成较为完备且具有前瞻性的机构改革和岗位聘任制方案,为组织机构彻底的变革奠定基础。

在推行组织变革和岗位聘任制改革过程中,改革方案要报批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领导,将本单位的改革上升为教育系统人事改革重要内容,变单位行为为行政行为,增强推进改革的力度。

在岗位聘任推进的过程中,注重教职工参与广度和深度,在聘任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机构改革和岗位聘任方案按步骤推进,变领导行为为组织行为,形成自上而下推进变革的态势,使教职工接受变革,努力适应变革、积极参与变革,确保组织变革有序推进。

(三)遵循队伍建设规律,确保组织变革顺利实施

通过组织变革实现队伍优化,必须要解决“人”的问题。要多在人的思想、心理上做工作,以保证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动员伴随始终,解决教职工思想顾虑。学校要利用多个机会,向教职工宣讲变革的意义,讲清变革的流程,人员安置的办法,让教职工积极地对待变革。

二是请权威专家进行考核聘任,增强变革的公信度。如有可能可聘请第三方聘任的办法,确保聘任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三是重点突破,形成示范效应。全员岗位聘任应该先从干部开始,干部高风亮节,坦然面对组织挑选,为教职工作出示范,也让教职工感到改革势在必行、大势所趋,而自觉接受改革。改革中的重点时间节点、重点人物重点对待,个别问题学校班子要集体分析,形成改革定力,确保班子齐心合力将改革进行到底。

四是变革与引领同步进行,形成发展的强大的动力。学校要一边做机构改革和岗位聘任,一边实行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工程,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如教师进修奖励政策、出版专著奖励政策,通过完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让教师认同职业价值、享受职业幸福,实现组织变革与队伍建设双赢。

(作者:边红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副书记、房山区教育党校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