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学习的优等生,小学看家长,初中看老师,高中看自己
成为学习的优等生,小学看家长,初中看老师,高中看自己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小学任由孩子自己“野蛮成长”,初中就盲目报补习班,高中就强行干涉。这样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没好处,而且容易引发亲子矛盾,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学生怎么样才能够取得好成绩,从而获良好的未来发展呢?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小学看家长,初中看老师,高中看自己。
一、小学看家长,需要培养习惯、设立目标
在小学阶段,孩子各方面还处于成长阶段,需要父母的引导和陪伴。孩子在小学阶段最需要父母,想要让孩子取得好成绩,父母就不能忽视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小学阶段,父母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品质,引导孩子爱上学习,孩子自然就能取得好成绩。小学阶段很多孩子出现的不足,都可以在家长身上找到相应的影子:习惯、爱好、做事的计划性、主动性以及与人交往过程中呈现的特质。只要家长在家庭环境的培育方面注意,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的日常的行为习惯就会比较好,学习自然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在小学阶段,家长需要给孩子定目标。没有目标的学习,大概率是没有效果的。家长们千万不要用“快乐教育”的字眼给自己找借口,更别定义孩子对于快乐的理解,孩子也需要成就感,需要付出努力过收获成果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初中看老师,需要得到启迪,需要引导方法
在初中阶段,孩子学习最重要的是老师的培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形成自己的主观看法,心理比较叛逆。在这个时候,一个好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爱上学习,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到了初中,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会逐渐超过家长,在好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不用参加补习班也能取得好成绩。
初中生渐渐长大了,对于表扬,虽然表面上满不在乎,但是内心还是很渴望得到认同和赞许的。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老师要尽可能多表扬孩子,少批评他们。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兴趣是学习动力产生的直接原因,初中生对哪个老师感兴趣,就会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这门学科也就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三、高中看自己,需要有悟性,需要有毅力
在高中阶段,孩子已经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孩子对未来的规划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孩子的未来高度。很多高中的孩子早就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了明确的规划——高考去哪里,出国读什么专业,未来就业什么方向等等。
高中生经历过中考的筛选,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比较出色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看自己。在这一阶段,父母和老师应该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让孩子自己醒悟,从而促使孩子成绩提升。高中生需要付出实际行动达到自己的目标,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感到迷茫的时候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可以有前进的毅力。
作为家长,我们千万别到了初高中才参与孩子的学习,才开始着急和责备,这个时期,如果没有在低龄阶段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和信任,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已经完全是局外人了。父母从小就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要等到孩子长大后,只会说:孩子太叛逆了!太多孩子叛逆到家长毫无办法,无一不是因为小时候只懂得溺爱,从来不立规矩,没有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