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军师诸葛亮的传奇人生(三):鞠躬尽瘁,效忠贞之节!
建安二十五年六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史上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这一年诸葛亮四十岁。
之后,诸葛亮在蜀中施政治国达十三年之久。
在此期间,他重视农作励精图治,使蜀地呈现一派繁荣兴盛的图景。
为了恢复国力,进一步安定人民生活,诸葛亮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实行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的方针政策,使得蜀国的经济力量得到很大增强。
为了保护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诸葛亮设立了堰官,并派一千两百名士兵对都江堰进行保护。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的这首千古名篇《蜀相》,大笔如椽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辅国功业。
他不仅帮助先主刘备成就帝业,建立蜀汉,而且辅助后主刘禅处理朝政支撑危局,可谓鞠躬尽瘁
那么,诸葛亮在后主刘禅即位后,是怎样继承嘱托完成治国大业的呢,他又在这一从政期间留下了哪些历史功绩呢?
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失守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
这对于蜀汉一方的打击是巨大的,不仅失去了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帅,而且还丢失了荆州这一重要战略要地。
这本是诸葛亮北伐中的重要战地,更是由蜀地发起北伐的重要策应。
公元223年夏天,刘备退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
在弥留之际,他请求诸葛亮辅佐自己不到七岁的儿子刘禅,也就是阿斗继承帝位。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刘备对当时的丞相诸葛亮是非常的信任的。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临终托孤之时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后来的历史证明,后主刘禅确实是平庸无能,但是诸葛亮始终尽心尽力辅佐刘禅,践行了他对刘备的承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公元223年4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
不久,诸葛亮再担任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
关于后主刘禅,历史对他的评价确实不高,民间也有“扶不起的阿斗”这种说法。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替诸葛亮感到遗憾,认为他辅佐的是一位昏君,这肯定不利于诸葛亮才智的充分发挥。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诸葛亮作为一国的丞相,真正掌握蜀国的大权,还是在刘备死后,刘禅即位以后。
在蜀汉遭到孙吴大败后,又面临着南中叛乱的严峻局势。
刘备刚刚去世,后主刘禅即位,兵力损失巨大,国内政权不稳,加上孙昊曹魏威胁在外,形势十分危急。
但辅佐后主的诸葛亮临事不慌,面对叛军他没有仓促起兵,而是采取了抚而不讨的政策,争取和平解决。
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吏治,修订法制,令各地闭关严守,息民殖谷。
同时,他急遣能言善辩的邓芝两次赴吴,以刘孙联盟共同抗曹的利害关系,说服孙权重建了联盟,这就减轻了外部压力,孤立了叛乱分子。
蜀国的外部环境改善后,诸葛亮开始着手国内事务,他首先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他对农民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社会得以安定。
通过整顿内政,蜀国形势趋于稳定,于此之后,诸葛亮开始了平定南中的征战。
蜀国的南中地区包括四郡,即越靣、益州、永昌、牂牁,大概就是今天的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一带。
这里除了住有汉族外,还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彝。
秦汉以来,由于汉族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南中地区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经常发生反抗运动。
刘备占据益州后,为了稳定蜀国的政权,根据诸葛亮在隆中提出的与少数民族保持良好关系的方针,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
但是,南中的豪强地主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却利用民族矛盾割据一方,进行武装叛乱。
公元223年,益州郡大姓雍闿杀太守正昂叛乱,而后又缚送继任太守张裔到东吴,以换取孙权的支持。
孙权随即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互为声援,雍闿又诱使永昌郡人孟获煽动各族群众叛蜀,各郡并皆响应相继叛乱。
公元225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离成都南下。
临行,参军马谡献策:“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诸葛亮接受了这一正确意见,坚持军事镇压和政治攻心相结合的方针,同时兵分三路攻打三郡,大败叛军。
诸葛亮随即指挥大军继续南下,最终平定战乱。
七擒孟获是人们熟知的三国故事,它集中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并为后世的人们处理民族问题,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范例。
但是翻遍《三国志》这本权威的历史著作,也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到过孟获,更没有关于七擒孟获的记载。
另外,史学家们也认为,对于一个叛乱领袖,抓住七次又放掉七次,既不符合诸葛亮谨慎小心的性格,也不符合战争的常规。
但是诸葛亮的南征确实在三国鼎立时期,为蜀国去掉了一个重要的外患。
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为诸葛亮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为诸葛亮的北伐奠定了基础,诸葛亮治理南中的经验,为后世的政治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位清代的官员曾经这样总结道:“对待民族问题,如果能够像诸葛亮那样攻心为上,那么一切烦恼尽可自行消除,战争从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对于国家出现的动乱,政治家一定要保持清醒,就像诸葛亮对待南中各派势力一样,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导致局面失控,今后治理四川应当以此为借鉴。”
这段话被那位官员写成了一幅著名的对联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自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
南平叛乱后,当时的蜀汉已从与东吴战役的惨败中逐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蜀汉的经济发展也得到一定支持,于是北伐之事便日益被提上日程。
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而千古传颂言辞恳切,感人至深的《出师表》便是北伐出师之前上书后主而作。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这段话是出自于诸葛亮的《出师表》,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流传千古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出于此表,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
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至于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
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感人至深,由此可见。
忆当年,先主三顾茅庐,劳烦询问济世安邦大计,后出山倾力而为,辅弼先主成就蜀汉帝业,今又为后主苦心孤诣,日理万机图谋北伐大业,一代老臣可谓忠心耿耿。
那么,诸葛亮是如何进行北伐曹魏的战争,又是如何在一次次的征讨中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至死方休呢?他又为后世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