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出新规 融合教育对残疾儿童全覆盖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出新规,普通学校将承担起主要责任——
融合教育对残疾儿童全覆盖
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
融合教育对残疾儿童全覆盖
3岁的北京男孩东东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医生告诉东东的父母,这是“自闭症”的一种,他会忽然背出一首诗,唱出一首英文歌,却无法和人们用语言交流。
到了上学的年龄,医生建议东东多和健全的孩子交流,模仿有利于他语言的恢复。可是他能上普通学校吗?他能跟得上课程进度吗?他会不会在课堂上做出不听指令不守纪律的行为?这些都令他的父母深深担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就近进入“普通学校”是大部分残疾儿童少年家长的希望,因为融合,才能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6月28日,残疾儿童家长的难题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教育部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不但给了残疾儿童家长进入普通学校的信心,更提出细化方案,将通过融合教育专家委员会的方式,实现对残疾儿童零拒绝、全覆盖。
从“特殊学校为主”到“普通学校为主”,是观念的转变
【案例】5岁的北京男孩壮壮在海淀区一家幼儿园上学。他会数数,会拼音,会背古诗,在知识的学习上没有什么困难。但是他会在上课的时候忽然站起来走掉;会在表演节目的时候在队伍中走来走去;会忽然大声骂人。经过医生诊治,他患有“妥瑞症”,会不受控制地多动。壮壮的妈妈总被老师叫到幼儿园向别的小朋友道歉。“他在功课的接受程度上没问题,上特殊学校会不会不适合?但是就近进入普通学校,我担心他能否坚持下来。”壮壮妈妈说。
残疾儿童究竟该去哪里接受义务教育?统计显示,2013年,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达到总数的51.86%,2019年,这个数字是49.63%。6年来基本稳定在50%上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顾定倩认为,“这说明普通学校已经成为接收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主要力量”。
顾定倩分析,2017年1月,《残疾人教育条例》出台,提出“普校优先”的政策,此后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地方法规都依照这个重要方针的表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这给全社会一个信号,就是普通学校要承担起主要责任。”顾定倩说。
顾定倩认为,这次《意见》的出台,进一步细化了“随班就读”“普校优先”的政策,提出“一人一案”“一地一案”,强调了地方的“实施力”。
江苏省特殊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丁勇认为,《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入学梦”。“从‘特殊学校为主’到‘普通学校为主’,这是观念的转变,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既是对残疾儿童的帮助,也是对普通儿童的教育。全面推行融合教育,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丁勇说。
同时,“《意见》还规定,对于一些残疾儿童,是否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如何鉴别,将通过多部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给出判断。”顾定倩说。
入学后读得好不好,关键在教师
【案例】19岁广东男孩顾林已经从普通学校毕业了,他的母亲表示,自己特别幸运,过程也特别艰辛。从顾林小学三年级开始,顾妈妈和学校商量聘请了专业的特殊教育老师“陪读”,她本人则配合指导,就这样顺利读完了9年级,进入职业高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顾林的案例尽管理想,但是家长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成本不小,对一些“双职工”的残疾儿童家长来说,能否可行?而且师资的缺乏也实实在在困扰着学校和家长。目前我国的师范院校中,能开设特教教育课程的只有80多所,特教专业毕业生更少。
《意见》的出台,顾定倩注意到了一个难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将使普通学校的管理、课程资源匹配等方面迎来新的挑战。“相当一部分残疾儿童少年可以入学,但能坚持多久,读得好不好,关键在教师,对于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是此次《意见》的亮点。”顾定倩说。
这得到了丁勇的佐证。“强调融合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此次《意见》出台的亮点。不仅要让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还要听得懂、学得会、跟得上,在课程教学方面,在专业支持方面,在家校合作方面,《意见》都有新规定。《意见》重视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培养,形成激励机制。”丁勇说。
教材融合、课程调整、认识改善,未来还需努力
《意见》的出台将为持续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落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对于“融合教育”的推进出台了地方性的政策文件。据悉,北京市将推动建立“融合教育推行委员会制度,由市区政府、教委分管领导和各校校长担任负责人”。南京市组织编写了《随班就读小学生学科学习评估手册(试行)》,并不定期召开随班就读工作例会。四川成都双流区则为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建档,并出台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区域融合教育集团。
专家表示,对于残疾少年儿童就近随班就读,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来说,《意见》无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那么,未来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丁勇认为,此次《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的联席会议制度,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还需要细化的制度建设。丁勇还谈到了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课程体系,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在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开足开齐等问题,“这些都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顾定倩认为,在“认识层面的改善”也需要进一步努力,“包括普通学校教师和家长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观念转变。当前这样的情况屡有发生:残疾儿童入学,普通家长担心自己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注意,或者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发生冲突之后,家长难以用平常心看待冲突。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值得高兴的是,这最关键的一步我们已经迈出去了。”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9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