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树上》不说人话,为何给满分?如此作文要回归本源是奢望
最近浙江省,2020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公布之后,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作文通篇都是晦涩的词语,网友们纷纷直呼看不懂。
第一标题,高考作文标题必须搏出位,吸引眼球而又切题,搏出位吸引眼球,是高考作文的功利性决定了的,在芸芸考生作文中要出位,一个新颖别致,而合理的标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阅卷老师读一篇作文,可能还不到一分钟,加上老师长时间阅卷的疲倦,你不给他新鲜感,没有较深的印象,他怎么会给你高分,这一点我认为考生没有错,他做得好。
第二 立意
我们先来看一下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的要求
第三 选材,这篇作文,这篇文章的选材是比较广泛的,从选材来看这作者是个比较喜欢读书的人,书中一些著作可能很多成人都没有读过。文章引用了许多哲学家的话、晦涩的概念和词汇,对于一位高三学生来说这样的文学积累和思考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评卷专家觉得不像一位高三学生的作文。,所有引文非为虚饰,也不是为了800字的要求。当然他对材料应用上也没有不当之处,比如尼采的“骆驼、狮子和孩子”,以及麦金泰尔的“共同体的故事”,用得不对,理解有误。
第五语言:这篇作文晦涩难懂,生硬,套用的句式多,长句多,他没有把看到的书中的句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是耍小聪明,把句子的词语进行了置换后,用在了自己的文章中,难免有些望文生义。
在文中生僻字的使用频率太高,在词语的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就有问题,滥觞是指江河的起源,滥觞是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的过程的,而来自没有这个过程,这里应该用来自而非滥觞。
第六风格:不易接近,晦涩难懂,翻译腔打底,生僻字定桩,不可取因为作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而非卖弄。
要反思的应该是这次争论所显露的问题,这争论显示出了我们对语言文字的认识还有待加深。
作者观点:这篇文章还是比较好的,无论破题立意,还选材论证都做得比较好,所以几位阅卷老师给39分,有给39分的道理,给55分,也有55分的道理,但是给满分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因为这篇文章的硬伤很明显。一、存在大量英式句法的汉语,这很明显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二、大量的生僻字的影响了阅读,破坏了文章的美感。
一家之言,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