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苏成为二世皇帝,大秦还会二世而亡吗?
大家好,我们的星河讲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公元前207年,在位只有46天的末代秦王子婴向投降刘邦,统一天下14年的秦朝宣告灭亡。从秦孝公用商鞅进行变法到秦始皇扫灭六国,秦国一共用了7代人135年的努力,才从一个诸侯国变成了一个王朝。然而这个结束了数百年诸侯混战局面的王朝,却在维持了14年的统一局面后,短时间内彻底崩盘。究其原因,除了秦国依托绝对的武力强行统一六国难以形成凝聚力以外,秦朝内部的权力过度也出现了致命的问题。
公元前210年,希望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在巡游途中驾崩于沙丘,临终遗诏长子扶苏即皇帝位,为秦二世。当时扶苏远在北方蒙恬的军中,秦始皇身边的可信之人也只有丞相李斯和赵高二人。赵高精通律法并且为人勤奋,被秦始皇看中后升任掌管皇帝车舆的中车府令,同时还负责教公子胡亥判案断狱。赵高心里清楚,如果扶苏一旦即位,自己现在的权位一定保不住。并且蒙恬、蒙毅两兄弟也和自己不对付,此时必须放手一搏。
于是赵高拉拢李斯一起伪造了传位诏书,改立胡亥为二世皇帝,与此同时赐死长子扶苏。相比于扶苏,赵高一手教出来的胡亥显然更加容易控制,他也顺利的一步步掌握了帝国的最高实际权力,连李斯也被他过河拆桥腰斩于市。在赵高的一手遮天下,秦朝迅速走向了灭亡的方向,连在位三年的秦二世也死在了他手里,大秦的统治框架也分崩离析。更换子婴为新傀儡后,赵高也终于被子婴设计铲除并诛夷三族。但此时的大秦已经无力回天,灭亡只在朝夕之间。
秦朝“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却又“二世而亡”所形成的巨大反差,让后世不由得产生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扶苏顺利即位为秦二世,大秦还会二世而亡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并且在嫡长子继承的时代,扶苏无疑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但因为秦始皇一生从未立皇后,所以他所有的儿子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嫡子身份。此外,秦始皇生前也没有明确定下太子人选,虽然有意在将扶苏当接班人培养,但仍给了赵高以改立的可乘之机。
扶苏此人如何?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一怒之下将460多名术士在咸阳活埋,扶苏就此事劝谏父亲:“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这句话让秦始皇颇为不难,于是“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在很多人看来,扶苏这是被秦始皇“发配边疆”了。然而理性分析一下,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其他的解释。蒙恬是秦始皇的得力干将,蒙恬一家包括祖父蒙敖、父亲蒙武,一家三代全是秦军中的高级将领。
当时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手下大军数十万,将扶苏派到这么一支大军之中监军,锻炼的用意十分明显。在这位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看来,自己的儿子在政治上还是有些“幼稚”,此外蒙家也是他日后的肱股,可以先培养感情。在秦朝统治集团内部,扶苏是公认的最佳继承人,在“反贼”的眼里,扶苏也有极高的威望。陈胜、吴广二人策划起义之前,就商量道:
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陈胜、吴广和老百姓都知道扶苏的贤能,史书对他的评价也是“为人仁”、 “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他的性格特点与其父秦始皇有很大的不同,为政举措也或将有极大的区别。秦始皇为秦王之时,天下列国纷争,一统天下是首要目标。秦始皇是打天下的创业之主,秦二世皇帝最好是一位能够在此基础上治天下的守成之君。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性格,扶苏都非常符合一个贤君仁主的形象。在他的统治下,大秦极有可能顺应时势将原先耕战的方略向恢复民生、发展经济转变。
一个王朝经过一位武帝的开疆拓土之后,最好是可以出现一位文帝轻徭薄赋、与民养息。扶苏如果顺利成为二世皇帝,大秦不说开创“文景之治”或者传至万世,至少不会二世而亡。如果扶苏和他的后继之君在位期间,能够形成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大秦的统治极有可能和唐、明等后世王朝一样,在三百年大关前夕覆灭。当然,以上都是假设,这个假设换言之就是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君主的贤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帝国机器的运作?
研究客体的永远缺席,也正是历史的魅力。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