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85岁院士想对年轻人说点什么?时隔4年,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再开人文素养课《科学与文化》

这位85岁院士想对年轻人说点什么?时隔4年,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再开人文素养课《科学与文化》

汪品先面向同济大学师生开设公选课《科学与文化》。 本报记者 袁婧摄

“现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中产生的,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都是创造思维、创新冲动。令人稍感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度‘文理分家’,科学与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断层,而断层的‘牺牲品’就是创新!”

3月10日晚上7点,同济大学逸夫楼一楼报告厅座无虚席,不少旁听的学生更是席地而坐。听众之中,既有满头银发的教师,也有大一的学生。大家翘首以待的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

四年前,81岁的汪品先自荐为全校本科生首开人文素养课《科学,文化与海洋》,口碑人气双爆棚。当时,他还专门写了一封邀请信,称这门没有作业、没有期末考试的公选课,以构筑科学与文化的桥梁作为教学目标,就是要告诉学生“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希望“大家多想想”。

时隔四年,85岁的汪品先单挑大梁,再次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公选课《科学与文化》。“这学期也是我最后一次开课,算是我的‘告别演出’。为此,我作了充分准备,我想更系统性地讲讲科学与文化二者的关系,和大家分享我对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的理解。”汪品先说。

科学是从文化的土壤里长出来的

“为什么现代科学产生在欧洲,而不在中国?”以问题为引子,汪品先开讲公选课《科学与文化》的第一讲,这节课的主题为“科学的产生”。

从最接近智人的尼安特人的消亡谈起,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学生亚里士多德为真理而“抬杠”,再到讨论阿拉伯数字“0”的美,分析达芬奇和唐伯虎两位同时代画家的差别……汪品先将中外科学故事娓娓道来,用兼具幽默和学理性的语言阐释一个道理:科学是从文化的土壤里长出来的,二者密不可分。

“科学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科学的产生并不是应用驱动的结果,而是作为一种文化追求。”在汪品先看来,古文明产生以来的几千年里,文理同源不可分割,科学的发展从来就离不开文化和艺术的肥沃土壤。

“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是两列火车,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后者是超过前者的。可惜到了明朝,前者实现了超越。”结合科学史的讲述,这位资深海洋科学家进一步剖析:若是科学与文化“两张皮”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出现断层,那么断层的“牺牲品”就是创新。

他的这番话,让在座的学生感慨万千。大三学生张云飞在笔记本上写下感言:“跨越语言的壁垒并不难,难的是以虚怀若谷的心态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持之以恒地学习。”

在课上,汪品先向学生们强调的另一个要点是:学习绝不是盲目照搬。简单的“拿来主义”,会产生新的问题。“在如今的科研圈,英语独大。方块文字会不会被排挤在科学之外?”在他看来,“科学不但是从文化里长出来的,还必须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中国的科学要创新,必须跟中国自身的文化相结合——这是关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问题!”

从量的提升到质的飞跃,科学发展需要创新精神

之所以如此重视创新和文化,是基于汪品先多年来的体会和观察。

在课堂上,他也罗列了一组数据:中国SCI国际科技论文数早已进入世界第2位,2017年为36.12万篇,占世界18.6%;中国研发投入2015年以来已经超过欧盟28国的总和,占世界第2位;2018年全球同行评审期刊的科学与工程论文总数超过250万篇,中国发表的论文篇数占比居全球首位。

从上述数据来看,毫无疑问,我国已进入科研的黄金时期。但汪品先提醒,若以世界引用最多的文章为标尺衡量,中国目前只排在第5位。他更直言,从历史看,95%的论文只是“过眼烟云”,论文数量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甚至不是衡量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志。

“我们千万不能把数量当作质量,千万不能自我陶醉。”汪品先的话掷地有声:从量的提升到质的飞跃,关键在转型,而实现这种转型,尤其需要创新钻研的精神。

当然,对于后学,汪品先也有期待。他依旧觉得,如今的大学校园不够“热闹”,上课时他甚至打趣说:“或许是因为同济地处四平路,所以学生总是看起来四平八稳,似乎还缺少一股子刨根问到底的精神!”他也寄语青年学子,作为祖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做的不是写一些“过眼烟云”的论文,而要瞄准牛顿、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做一些在科学史上具有革命性、颠覆性意义的研究。

在课堂,他也引用了自己撰写的文章《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向何处去》中的一段话:中国对于19至20世纪的地学革命愧无贡献,那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地球系统科学将是新世纪地学革命的突破口,如果中国还无贡献,那就只能是我们主观的原因,地学界同仁难辞其咎。

“各位同学,中国的科学进步离不开大家的创新!”汪品先动情地说道。

教师站上讲台授课不能出错,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中国不是没有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背景、知识界群体。”身为一名大学教师,汪品先坦言,一直觉得自己肩膀上挑着重担,因为创新生态的营造、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最紧要的事情!

尽管从教多年,每次登上讲台之前,汪品先仍会感到紧张。“我告诉自己,教师站上讲台授课不能出错,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为何如此看重三尺讲台?汪品先犹记得,多年前,某场讲座结束后,有一位青年学生特意找到他,向他表达感谢。学生告诉他,正是因为汪品先多年前的一场讲座,激励他投身海洋地质事业,这才有了如今的他。这位学生的话,也激励着汪品先不断思考,如何通过课堂,给学生的精神上留下点什么。

四年前,汪品先开设人文素养课《科学,文化与海洋》。他自己讲授6讲,并邀请知名海洋科学家丁抗、中科院院士钱旭红两位知名专家各作一讲,启迪、激励年轻人共同深耕校园创新文化土壤,勇于投身科研创新。课程推出后,场场人气爆棚,不仅有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生,还有不少教师也带着年幼的子女前来听讲。汪品先至今记得,坐在第一排的孩子,抬着小脑袋睁大眼睛认真听讲的样子。“那么一点大的孩子,他们也愿意听,听得懂,我感到开心和满足!”

复盘“吃螃蟹”的第一次,他深感这门课还有诸多不足,需要改进。比如,课程还不够系统性,课堂间还没有形成讨论的热潮。

“好的课堂,应当是我抛出、分析我的观点,学生们再基于自身的思考,围绕观点进行讨论,赞同也好,反对也罢,大家各抒己见。”汪品先说,本学期他重新设计了8节课程,作为“告别演出”。他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待这门课程结束后,他将投入新书写作,用著书的方式为教育投入一分力量。


  作者:吴金娇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05 字。

转载请注明: 这位85岁院士想对年轻人说点什么?时隔4年,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再开人文素养课《科学与文化》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