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温儒敏:当今中国大学的五种“重病”,值得警醒与反思
而除了本科教育的普及扩大之外,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也在逐渐增加,今年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了300多万,这样的数字在20年年前的中国教育是难以想象的。1991年,中国大学的博士生招生只有寥寥几千人,北大的博士生也仅仅招收200人,而如今,博士好像是身边经常能够看见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提高学历让自己的人生更有竞争力,中国教育像一台庞大的机器,稳定的运行着。
当然,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也意味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但是既然在发展,不可避免的也会存在多种问题,毕竟谁也不能前进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意外出现。尤其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大事,需要百倍的精力去好好维护它的前进发展。
而关于高等教育的问题,也有很多人给出了见解。而北大教授温儒敏将其概括成五种“重病”,深度剖析其中弊端。
温儒敏,籍贯广东紫金,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2011年9月受聘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2012年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在学界的地位,温儒敏自然不必多说,他也是将自己近年来的所见所想讲述出来。
至于这五种重病是何?我们慢慢道来。
“这种趋向日益严重,对大学教育产生致命的伤害。原因是教育投入仍然严重不足,教育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均”,这种现象应该是所有有大学经历的人都体会过,机会大部分高校都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很多时候没有经费就意味着没有科研的条件,也自然不会有什么成果,对于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还好说,毕竟每年诸多的经费投资,但是对于一些地方高校来说,想发展确实是举步维艰。
“国家投入不够,学校要自己赚钱,不少大学只好不断扩招,靠获取学费来维持运行”、“再说老师的心态也受到影响。我们许多教授往往身兼数职,有的很少时间真正放在教学上、放在学生的学习上。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年轻人,为什么都培养不了?现在名教授都不教本科。为什么?全部为自己的利益去了,所以大学生的程度比以前明显降低,师资外流现象十分严重,更严重是败坏了校风”。这样的问题确实在大多数高校里面存在,很多教授把重心放在外面的投资上,而对于学生的指导却从不关心,因此大多数学生与其在读书,倒不如是给导师打工。
“学校成了市场,人心搞得很势力,既不利于校风建设,也不利于学科建设”,这样市场化的结果自然是让很多人对高等教育的抱怨越来越多,尤其是很多人认为现在学生的质量不行,培养不出什么优秀的人才,但是扪心自问,教师们真的是全心全意的将自己的重心放在教育上的吗?
“所谓项目化生存,是对那种没完没了争做各种项目的描述,特别是那些很可能只是泡沫、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项目,不断对付着做,实在是浪费人生,浪费资源。为什么要这样,年轻老师不申请项目是不可能的,因为现有学术生产管理体制有这种量化要求”这种现状应该是所有年轻教师的困境,他们想要晋升,就需要项目和论文,所以不断申请项目,不断发表论文,但是项目的质量到底如何,其实大多数也都明白,但是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东西。
“现在学术腐败,假成果、假学问遍地都是,学术文艺、成果鉴定、资格审查、项目审批过程普遍玩手段走过场”,确实关于学术问题的争议这几年一直受到关注,越来越多学者被爆出的学术问题,也让我们知道,目前的科研是存在问题的,项目化的标准下,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都丢失掉了自己的底线。
人们为谋生而学习,没有内在的事业冲动,尤其是很多人觉着上大学无非就是毕业后好在人才市场找到买主,能够卖个好价钱,在这样的学风下,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底有几分保障呢?况且这一切都是北大教授的亲身经历,连名校都如此,那那些众多的普通高校又是怎样的呢?
“大学越来失去个性特色,就是平面化、均质化了”,也就是说大多数高校都在进行着自己的综合发展,不少高校开始了自己的合并进程,当然这样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依靠更大的平台以及学校声誉,也能将原有的办学条件提升上去,但是这样的结果也是让大多数高校趋同,你有的专业我也有,虽然做的不怎么样,但我在名牌大学的光辉下,总能苟且发展。
“武汉原来有个水利学院、还有个测绘学院,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上中学时就知道,现在合并到武汉大学了,融合一块了,文章发表的指标上去了,可是特色也不见了”,这位教授的感叹也确实是发自内心的,高校合并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联合发展的作用,但大多数特色却在这种趋同中逐渐丢失,反而丧失了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
“现在是按照官场那一套给学校管理人员套行政级别,学校小也有所谓副部级、正厅级等等之分,动机也未必是坏的,可能是为了帮助学校争取资源吧。但后果很不好,助长了学校的官本位风气”。这样的现象其实不用多说,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经历,一定也对这种现象印象颇深,只是这样的状况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无可奈何。
这样的结果无非就是可能腐蚀近代以来形成的中国大学精神,而这自然是不希望看到的,但如果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那结果也就是那样。
“是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搞什么战略、工程之类,名堂、花样让人目不暇接”,这样的状况也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现状,学校要发展,确实要破而后立,改革是要发展的,而不是原地踏步的,这样的措施本身没有问题,但大多数的改革却总是半途而废。
之前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学校要改革教学模式,提倡多学科融合,也就是每个月要搞一次学术会议,但是在进行了一次之后,再无任何消息传出,可能是一时兴起的模式,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但这也确实说明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态度,改革总得有坚持下去的决心。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要坚守最基本的人文道德精神,并且将之付诸于积极的建设”,教授的感悟之谈本身就是一种警醒,大学教育是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发展基础,如果在这块大搞形式,结果也会让大多数人失望。
高等教育是国之重责,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协同努力,如果还是在上述五种“重病”的烘托下,那这座庞大的机器也一定会有更多的问题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