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锋委员:针对高校教师设立科普工作成果奖,将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纳入职称评定与人才评价体系

钱锋委员:针对高校教师设立科普工作成果奖,将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纳入职称评定与人才评价体系

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但当前高校前沿科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尚待建立,通识教育教学内容亟待改革、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待提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建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课程形式和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校企合作,推进高校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

钱锋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高校教师的授课大多局限于本专业或本学科,各专业交叉与融合度较低。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前沿科技为代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授课中往往缺少新兴技术的真实应用案例。同时,一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值得关注的是,科技类通识课程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对职称晋升的贡献甚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教师开展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如何改变上述情况?钱锋建议,首先以学科交叉融合推进高校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

一方面基于新文科、新工科、新理科等理念,大力扶持文理渗透、理工交融的学科交叉融合,以高校重点骨干学科建设为依托,整合校内多学科资源,建立开放、共享、交叉、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改革高校“以学科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模式,为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才提供基本保障。“在高校本科专业达标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通识教育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指标中的占比。”钱锋说。

在创新高校科学教育课程形式和内容方面,要强化高校科普课程建设,增强知识的普及性,以实际应用为主、理论为辅,新增科普课程并编写相关教材。建立高校间通识课程协作机制,支持高质量的科技类通识课上线共享。在内容、方式和手段上创新高校科普教育活动,加强前沿信息技术知识普及,并根据地域特色开发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低成本科学体验和创新实践活动。此外,要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围绕科技发展前沿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科普视频讲座,以云端科普、空中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扩大社会受益面。

加强高校科技类通识教育,离不开一支卓越的师资队伍。因此,钱锋建议统一设置高校科技类通识教育教师资格考核机制,建立专门的教师培训制度,明确教学目标,培养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二是建立高校教师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专项激励评估机制,针对高校教师设立科普工作成果奖,并将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纳入职称评定与人才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从事科普教育工作的动力。三是加大高等教育阶段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的经费投入,鼓励高校教师与科技期刊、科学网站、学术委员会合作开设科普教学课程,形成全民爱科学、追科学的社会风尚。

“推进高校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需要校企合作。”钱锋举例,可以利用高校公共平台开展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与企业合作开设跨学科的科技类通识课程;以创新实践课为抓手,校企双方联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以实际项目和真实案例为主线,串联新兴技术相关知识点,以“理论+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高校教师积极申报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并以在项目中开设的通识课程作为研究成果,调动教师开展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吴金娇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84 字。

转载请注明: 钱锋委员:针对高校教师设立科普工作成果奖,将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纳入职称评定与人才评价体系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