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中哪场赢的最艰难?当属“收尾之战”淮海战役
大家好,我们的鹏举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1948年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三大战役,作为国名党与共产党较量的最后一个环节,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我军有利的分割了敌军主力,较快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淮海战役我军与国军相差二十万的兵力,想要取胜尤其困难。国民党认为在人数和装备上占优势就能打败我们,我军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但是这场伟大的战役还是以国名党的失败告终,成功的解放了长江以北以及中原地区。我们也知道,此次战役国民党方面投入不少军事人才,即将给大家解密,有哪些高官参战了,对战争起了什么作用。
解放战争从1946年开始,在1948年9月终于快迎来结局,三大战役就是解放战争的“收尾战”,共产党在这片大地上获得了更多中国人民的支持和信赖,解放军的任务就剩下了解放被国民党统治着的地区,消灭以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众部,在中国建立新的制度。于是在这个阶段的抗战中,以东北为中心的辽沈战役、以北平天津为中心的平津战役、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让华北、东北、沿海这三个地区被解放。这三场战役都带来了丰厚的胜果,淮海一战中,我们的兵力比敌方少了很多,国民党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在守,于是淮海战役成为三大战役中赢的最艰难的一场。
平津战役进行过程中,傅作义作为能力出众的主指挥官,要与中华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对战,也是无计可施的。他的部队无论是实力还是装备都没法和国民政府的中央军相比,况且蒋介石的华北嫡系在此前的战斗中就失去过一部分了,还剩下的一部分也没有在这里,而是全撤到了南方,平津战役,国民党很难赢。再说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中流行起了一句话“陈主任真能干,沈阳南站通北站”,也说明是国军内部出了很大的问题,这个第九兵团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勇猛的第九团了,即便国民党的新一军和新六军是当时最强的军队,以及优秀的四十九军也无法力缆狂澜。公认最难打下来的,是淮海战争,不管是人员配置还是战争规模,都在表明这场仗的艰难程度,即使国民党投入八十万装备先进的兵力,也没能让这场战役变得轻松点。
黄百韬在整个国军中追随者众多,他在国军中立下汗马功劳,他到死都还在战斗,国民党为了表彰他的贡献追授他二级上将的头衔,所以也可以说他是被埋没的军事人才。即使他对战争的进展有很敏锐的感知,但是在危难时候他的劝告没有将领听进去了,导致被困在新安镇上44天,没有其它部队能够支援他。虽然自己身处困境,难以脱身,他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拼最后的兵力想要突围,他指挥军队不停突围,解放军还是吃了不少苦头。好不容易看到胜利的光芒,但是实在是天要亡他,共军一支部队在这时恰巧经过,导致他又一次陷入困境,这次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领导力和指挥才能还是不能忽视的。
蒋介石在徐州需要支援时,将杜聿明调了过去,虽说让杜聿明指挥主要是因为白崇信放了蒋介石鸽子,他是否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呢?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在淮海战役中看到杜聿明的能力。因为在开局的时候,他就陷入了彻底的被动,即使手握30万精锐,却早早就被定下了黯然的结局。看着军队一步步走向覆灭,他即刻与蒋介石取得联系,说明了情况并希望进行撤退,加强长江防线的防御。但是蒋介石却不认同他的决定,在他撤到一半的时候改了决定,让他回去解黄百韬的围,在明知道去救黄百韬救等于送死的情况下,他还是去了。这就注定了淮海战役的结局,也就是我军最终赢得战争。认真说,蒋介石如果少插手杜聿明的决定,让他自由发挥的话,凭借杜聿明的军事才能,必将让淮海战役的状况更加复杂。
在国民党将第12兵团组建完成后,黄维成为了这个部队的司令官。这个结局并不是所有人都感到满意,好有一个人直接气愤的跑回了家,他就是胡琏。胡琏原本以为新部队在组建后一定会挑选自己当司令官。而在双堆集战役期间,黄维被共军围剿时,胡琏由于一直担心他的18军,坐专机前往双堆集,他的降临让身处包围圈中心的国军安心了不少。胡琏考虑到现在的战局,决定只有做好防守才有机会获胜,他在内部下达了严厉的的军令,国军很快完善了防御体系所存在的不足,所以也使得共军的中野进攻进行的异常艰难。在之后我军仍旧打败了国军,还是全靠华野及时增援。
看不透情况,看不到当前的情况,就足以让一个有才能的将领折臂。邱清泉“邱疯子”的名声一直在外,带兵风格狂暴,但他并不是一个莽夫,反而非常有才,不管是学识还是战绩都引领全军,可惜的是他看不清局势,对国民党认识也不够,主要是因为觉得蒋介石能赞赏他的能力,至此对蒋氏家族死心塌地。就是因为他在性格上的缺陷,他在徐东狙击战中打输了,最终命丧陈官庄一带。他作为能力过人学识丰富能打胜仗的人才,接近盲目的信任自己的判断,包括杜聿明给他建议他也听不进去,综上所述,邱清泉的陨落或许也是必然。
淮海战役在整个人民解放战争中意义非凡,是双方争夺长江以北战场的主动权的重要战役。兵力投入上就能看出国共双方的重视程度,国军以80万远超我军60万士兵。是解放军人数的一倍多。淮海战役给国共双方都带来了惨重的伤亡,这场战役造成的伤亡人数具体达到了171151人,虽然解放军是获得胜利的一方,但也是用沉重的牺牲和代价换来的,解放军的伤亡数据在12万之上。这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最多的一场战役,从此蒋介石就在长江以北的战场上处于下风,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被解放军推翻也在意料之中。
淮海战役,很多国内外军事专家都很诧异。当时的解放军军队和国民党军队,仅组织的士兵国民党就比共产党多了近20万人,我军的武器装备更是落后,但就是这样的情况解放军依然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以上情况来看,双方的军事实力差距是非常大的,我们细看便会发现,实际上我军的兵力不止60万,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致使淮海战役胜利的一大因素就是人民群众,只有为人民群众切实考虑,获得人民群众的依赖与支持,让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必胜的决心,使人民群众时刻对解放军施以援助,才能极大地鼓舞所有作战烈士以坚毅不拔的革命精神奋战在前线,而只有作为人民民主专政执政党的共产党,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展现出淮海战役时军民一心的美好状态。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