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因地制宜找方法 “五育”并举质量高

由 哈爱朵 发布于 经典

教师分享“学习共同体”组建经验。(梧侣学校 供图)

本报记者 罗子泓

通讯员 陈小鹏 余雪燕

“同学们,你们听,这是大自然中的哪种声音?”学期伊始,厦门“最高”学府——同安区白交祠教学点的孩子们,与远在三四十公里外阳翟小学的小伙伴通过网络平台,同上一堂音乐课。

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教育资源共享只是同安孩子“上好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同安区以城乡教育资源均衡、智慧校园建设和校园品牌打造等为抓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办好百姓满意、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而奋力奔跑。

购买服务

让农村娃接受专业的艺体教育

专业体育、美术和音乐老师的到来,让莲花片区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即将接受更专业、更多元的艺体教育,和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同安区共有乡村学校62所,其中,学生数2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32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小规模农村学校开始面临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

一方面,学校要求音乐、体育、美术等艺体课程必须开好开足;另一方面,艺体专业教师存在师资紧张的情况。如此一来,农村孩子得不到专业教育,主科老师还得兼职艺体课。

农村孩子的教育,一个也不能落,一科也不能少。秉持着这样的原则,同安区从去年开始率先在全市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购买艺体学科课时服务工作。即通过聘请有资质的专业人才从事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教学,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艺体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两年来,全区累计投入约1400万元,让五显中心小学、洪塘中心小学、莲花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农村孩子,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

此外,同安区还积极探索教师校际交流、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等形式,促进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在一项项有力举措的推动下,即使身处边远山区教学点,同安的农村娃一样能“上好学”。

智慧校园

信息化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网课”“线上教学”成为热词。就在他人无所适从时,同安高中的网课早已顺利推行。“前年,我们就开始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副校长林耀辉告诉记者。如今,老师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网上命题、阅卷、讲评和上课等对他们已是家常便饭;在多媒体、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学生们也能轻松地完成自主学习、作业上传、错题分析等工作。

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里,“班班通”等现代技术装备也让师生、家长受益颇多。老师们通过网络发送信息,既快速有效地传送到家长和学生手中,也对校园疫情防控起到一定作用。

毋庸置疑,教育信息化有效推动了同安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上好学”的重要因素。

目前,同安区已投入2300多万元,用于全区所有直属中小学、学区中心校课堂自动录播教室建设;投入3070万元,更新1867间学校“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另外,通过打造“教师网络空间”“一师一优课”晒课平台,拓展“网络微课”“电子书包”等信息技术资源,推动教师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下一步,3D打印、智能机器人、VR和AR实验室等高科技课程也将逐步进入更多校园,为辖区学生成长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打造品牌

学校依据实际探索发展路子

“学习共同体”是厦门市梧侣学校的一张名片。每逢傍晚,由不同程度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都会前往固定场所,相互督促学习,共同交流进步;学生家长轮流陪伴,老师也会不定时前往辅导。

梧侣学校地处工业集中区,随迁子女占比超八成。家长们工作忙碌,平日里很难时刻监督孩子的学习、陪伴他们生活。如何给予孩子更多帮助,让他们“上好学”?“学习共同体”应运而生。

“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融入,这是我们最想要的效果。”梧侣学校校长陈条元说。此外,考虑到学生成绩、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校教研团队立足实际情况研发出不同层次的校本作业,由老师反复打磨后发给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中考,梧侣学校毕业班成绩更上一层楼,赢得广大家长的赞誉。

近年来,在同安区的引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学校依据实际情况,摸索适合学生进步、学校发展路子,进而塑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品牌。放眼望去,同安区已在高质量教育的路上取得累累硕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同安区孩子们“上好学”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