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理科生比文科生重要?人民日报这样评!

由 颛孙佳悦 发布于 经典

你学文还是学理,相信每个人都被问过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也听到过“理科可选择的专业多”“毕业了好找工作”“一技傍身就端上铁饭碗”等重理轻文的观点。文理之争,困扰着不少即将面临选择的学生。

最近,一篇论文引发网友关注。原因仅在于其中有一句“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样的个人观点触动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姑且不提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的争议和文章的论证严密程度,单从文理之分来看,到底是单纯重视理科,还是刻意抹黑文科,这一新闻话题迅速成为热议的焦点。

事实上,这还要从文理分科的历史说起。在古代中国,经史子集之学似乎给人以“重文轻理”的印象,“文人治国”也成为一些人对古代社会的描述。但事实上,所谓的文理之分是近代西方教育制度引入中国的结果。如果说清末以降的“文实分科”在推广中不断出现反复,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文理分科的格局就渐趋明朗。在百废待举的新中国,专业建设人才十分紧缺,以院系调整为代表的政策通过将同类院校合并为专业学院,理工分家、文理分家,更加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文理分科又被扩大到了高中。

客观来看,重视理工科教育为中国发展注入了重要力量。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从一根铁钉都造不了到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制造业、科技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理工科学生的智慧与奉献。国家所需,青年所长。社会的需要使理工科一度颇为“吃香”,“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一时传遍。尽管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文学热、艺术热等现象,使得人文社会学科不断“吸粉”。但由于就业前景、综合收入等因素影响,重理轻文的刻板印象在不少人脑海中仍然根深蒂固。

事实上,一文一理难以概括现代学术体系的特点与分野。在理工农医文史哲经管法军教艺的学科门类中,文理边界并非截然分明且日渐模糊。社会学、传播学等借助数学、物理来建构研究方法,医学、AI领域也面临着伦理学、科技哲学的审视,学科融合正朝着更深更细的方向前行。简单地分之以文理,往往是一种失之于简单的归纳,背后是对世界一厢情愿但又似是而非的理解,希望借文理之分来说清理性与感性、务实与务虚、生产研发与流通消费等方面的分野。

需要说明,文史类与理工科学生占比多少合适与文理科谁重要的问题并不相同。论文作者简单统计文理科学生人数用以解释国家发展固然失之草率,但作为一个定量分析的话题,各专业培养规模是否过大,牵涉社会分工及各行各业的配合衔接,涉及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能否适应,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而舆论所关注的文理学生谁重要这一定性问题,恐怕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毕竟,理工学科构建起了物质基础,而人文学科在塑造价值理念、推动文化发展等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此外,文理学科中都有“形而下者之谓器”的实践技能,也都有“形而上者之谓道”的高深学术,细化的行业分工构成了社会的参差多态,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抽象讨论文理科优劣,意义不大;说文科生耽误国家发展,更是荒谬。但要看到,网友对此饶有兴趣的背后,仍然有真问题需要我们读懂。

其一,学科偏见客观暴露出文科教育的一些问题。数理化“知之为知之”、文史哲“谁都能说两句”的背后,固然受学科特点影响,也与一些文科学科降低培养标准、课程流于形式有关,更涉及人文社会学科普及的话题。

其二,比文理之分更重要的是,学科为社会培养怎样的人才。一段时间以来对通识教育、打破分科的热议,体现了社会的关切,也就是如何才能超越具体细碎的知识,为学生培养必备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观念、科学素养与人文关怀,从而塑造更加完整的人。教育作为感化人心、塑造灵魂的工作,这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面对他人的评头论足,有网友勇敢地说:“我选文科可不是迫不得已”“我是文科生,但我挣得并不少”。现在,是时候纠正关于文理科的偏见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各行各业都有着无限的机遇。对于每一个正在未雨绸缪的年轻人而言,适合自己的专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正是:文理非二分,关键在育人。

网友:选文科,是热爱是理想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作者:张一琪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