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
这一年是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十年前她办了一场寿宴,结果大清输了一场战争;如今她又过生日,因为放映的电影出了故障,于是她下令禁止再放电影。
这一年在长沙,黄兴等人成立了华兴会;在上海,陶成章等人成立了光复会;而在遥远的檀香山,孙中山入伙了洪门。
这一年,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开打,英国佬攻入拉萨来了又走,而乒乓球则被上海一家文具店引入中国。
世界发生了很多事,中国也发生了很多事。但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与米脂无关。
作为陕西榆林管辖之下的一个小县城,历史上的米脂只火过一次,作为“闯王”李自成的故乡。
然而1904年11月28日,因为一个男婴的降生,米脂又一次得到了历史的眷顾。多年之后,当一个米脂人向最爱君介绍自己的家乡时,他除了说米脂是“貂蝉故里”、李自成的家乡之外,又多了一个选择:
“哦,你知道杜聿明吗?他我们那儿的人~”
杜聿明出生在陕西米脂杜家湾的一户地主人家。父亲杜良奎,是老杜家的二儿子。这人有学问,也好舞枪弄棒,练了一身好武艺,但就是有点“特立独行”:
虽说是个举人,却因不满清廷腐败,愣是不出仕,一个人跑到外地教书去了,后来还加入了同盟会。
有其父必有其子。
受老爹的影响,杜聿明从小就爱看兵书,喜欢舞枪弄棒,天天想着怎样偷老爹的猎枪去打野鸡。不过杜良奎似乎不太喜欢自己的儿子整天跟这些打交道。
1923年,19岁的杜聿明中学毕业。他本想出洋留学的,可惜英文怎么学都学不好:听力听不懂,口语不标准,张嘴就哑巴。不得已便绝了出洋的念头。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招生的广告打在了当时最酷最火的杂志《新青年》上。杜聿明看了热血沸腾,便跟家人说想去考军校。
老爹杜良奎一听恼了:说了多少次“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刀口舔血的营生咱就不能换一个?一家人极力反对。几番争执下来,最后以杜聿明前往北京报考大学告终。
然而长大的孩子离了家,再想管可就难了。
身在北京,无心学习。堂哥杜聿鑫几句撺掇,杜聿明便与关麟征、阎揆要、张耀明等11个陕籍小伙伴一起南下,投考黄埔军校去了。
当时报名考黄埔的人数过千,而录取人数又有限。大家伙担心自己底子差考不上,便去找老乡、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帮忙。
考试只考数学、国文两科。数学对杜聿明来说简单,但国文试题问到“你为什么信仰三民主义”?理论基础差的杜聿明懵了,七拼八凑写了一通。
所幸,杜聿明等11个陕籍考生都过了。
事后于右任说,因为国民党要北伐,所以在录取考生的时候,对北方籍的考生放宽要求。
就这样杜聿明成了黄埔一期:黄埔军校中,资格最老的一批。同期的学生还有徐向前、陈赓、左权……
1924年12月,黄埔一期结业。毕业之后的杜聿明被安排的第一个岗位,是何应钦的教导团第一团第一营第三连的……见习军需官。
这对自小在家操持家务的杜聿明来说,是个非常对口的工作。在杜军需官的安排下,全连伙食杠杠的。杜聿明也从军需官做起,在军中的职位一步步提升,在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陈炯明的时候,杜聿明已荣升第一团的……宣传队长。
搞文宣工作,这可不是杜聿明的强项。而且在广东省搞文宣工作,杜聿明还有一个天然劣势:
他不会说广东话。
虽然他也曾努力学过,但毕竟是当年那个没能学好英语、留洋梦破灭的米脂娃:语言天赋有限,这广东话到底还是没学会。
好友陈赓虽是湖南人,不过学广东话学得快,也讲的溜。所以在杜聿明向广大广东群众搞文宣工作的时候,陈赓就给他当翻译。杜聿明说一句,陈赓翻译一句。
经过第一次东征,杜聿明的“革命信仰”更加坚定了。他自己曾这样说道:
“教导第一团是真正为民族而战的革命军队,蒋介石、何应钦是宣扬三民主义的将领,所以我也是三民主义的信徒了。”
尤其对蒋介石,杜聿明像迷弟一样,崇拜至极。
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政变,不久后宁汉分裂。武汉的汪精卫立了山头,与南京的蒋介石分庭抗礼。这时候的杜聿明很不巧,身在武汉。
早在“中山舰事件”发生后,杜聿明就曾明确地表示:
“我认为反对校长就是反对革命。”
于是在武汉一浪高过一浪的“打倒蒋介石”的声音中,杜聿明自始至终沉默以对,最后被关进了监狱。
某夜大雨滂沱,杜聿明与几个支持蒋介石的将校一起成功越狱,辗转逃到了南京,面见蒋介石。
听说这个小军官是因为拥护自己而被武汉关押,又冒险逃到南京来见自己,蒋介石龙颜大悦,当即打赏杜聿明,并给杜聿明安排工作。
自此,杜聿明正式成为蒋介石的“身边人”,获得了领袖的信赖。
随着蒋介石独揽国民党军政大权,杜聿明在军内的地位也节节攀升。由于治军有方,杜聿明愈发被蒋介石看重。
1929年,杜聿明当上营长;1930年,杜聿明当上团长;1932年,在与皖北红军的作战中,杜聿明“反败为胜”,军衔提了少将,年末又当上旅长。这一年的杜聿明,28岁。
杜聿明的一生,有很多标签。最亮最光彩的一个,莫过于“著名抗日将领”了。
在当上少将旅长没多久,杜聿明便奉命北上。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了。此役,杜聿明率部血战古北口、南天门。虽然将士们打得英勇、惨烈,但最后还是顶不住日军的猛攻。长城抗战再次以一张屈辱的停战协定告终。
打完仗的杜聿明,报名进了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一期进修,学习西方的战略战术,又随“军事考察团”去欧美考察现代化军事装备。
这次考察回来后,看了考察报告的蒋介石决心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机械化部队,担子便落在了杜聿明肩上。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杜聿明成了中国第一个装甲兵团的第一任团长,而这个装甲兵团后来发展成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即赫赫有名的“第5军”。
第5军下辖三个师:第200师、荣1师、新22师,三个师的师长分别是戴安澜、郑洞国、邱清泉。郑洞国后来成为新1军的军长,他的副手廖耀湘则成为新6军的军长,邱清泉则成为杜聿明的继任者执掌第5军。
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号称“国军五大主力”的五支军队,第5军系一口气占了仨。
在1937-1945的八年抗战中,作为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装备近200辆坦克装甲车的第5军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
1939年,有着“钢军”之称的日军第五师团进犯广西战略要地昆仑关。第5军在杜聿明的指挥下迎敌。经过20天的战斗,日军第五师团下辖占据昆仑关的第十二旅团,被歼灭近5000人,军官死亡率达到85%。旅团长中村正雄在毙命前在日记中感叹:
“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一支比俄更强的军队,它的番号是第五军,他的指挥官叫做杜聿明……”
然而打仗向来有胜有败。抗日战场上的第5军虽然打赢了昆仑关之战,在后面却也遭受惨败,而且败得很憋屈。
1941年,根据中英双方的协定,重庆军事委员会组成远征军,合3个军共计10万人,次年年初正式入缅作战。虽然杜聿明名义上代理司令,但实际上,关于这支远征军的指挥权,中英双方一直争执不下。临行前,蒋介石很无奈地对杜聿明说:
“英国单方面宣布亚历山大为中英联军最高指挥官。”
杜聿明问:“那我就归亚历山大指挥了吧?”
“不,你归史迪威指挥。”
“如果史迪威的命令不合校长的政策,我怎么办?”
“向我请示。”
……
此后在缅甸战场上,果然出现令出多门的情况。最多的时候,杜聿明需要服从史迪威,以及后来远征军司令罗卓英,以及参谋团团长林蔚三个人的命令。对此杜聿明很无奈,但还是竭尽所能与不靠谱的军令抗争。
同古会战时,第200师孤军连战日军12天,补给断绝。但是史迪威声称“既定的作战计划不可更改”,就是不允许第200师突围。杜聿明据理力争,强行命令第200师突围。史迪威的参谋强硬阻拦:
“没有史迪威将军的命令,谁也不能撤退。”
杜聿明骂道:
“死的不是你们美国人,你们能心痛吗!?”大声让美国参谋滚。
曼德勒会战时,英军为了自己逃跑,制造假情报,并强令中国军队当靶子,掩护自己撤退。对此杜聿明勃然大怒,向史迪威控诉道:
“英国人太卑鄙,太可耻了!摩托化骑兵已经侦查过,那一带只有我新38师在,没有敌人;就是有敌人,用新38师掩护就够了。我们不能都作为英国人的挡箭牌。”
史迪威气得暴跳如雷,强调情报准确,要求杜聿明服从命令。
杜聿明拍桌大吼:“如果出此决策的话,我不能负责!”
史迪威怒道:“中国军队吃饭不打仗吗?”
杜聿明怼回去:
“我吃的是中国饭,而不是英国饭!”
然而杜聿明的抗争无济于事。曼德勒会战,中国远征军最终还是被英国佬狠狠地坑了一把,全线溃退。一小部分退到印度,大部分出走野人山,在原始森林中被饥饿、疾病折磨,损失惨重。而第200师则深陷日军重围,师长戴安澜壮烈殉国。这次入缅,10万精锐之师,折损6万……
回国后的杜聿明面见蒋介石一再自我检讨:“此次作战失败是学生无能……”做好了被撤职甚至上军事法庭的准备。
但蒋介石并没有处分杜聿明,反而给他升了职,将他任命为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一职。
从学生时期的师生之谊,到军旅生涯的提携之恩,杜聿明对蒋介石一直忠心耿耿、感恩戴德。而随着杜聿明的成长,在军中出类拔萃独当一面,他也越来越为蒋介石所倚重。
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让杜聿明“解决”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杜聿明自己心里寻思:
“老头子的目的是想借我的手杀掉龙云,以除心头之患。可万一龙云死了,全国舆论哗然,老头子必定把这一罪责加到我身上,而自己则装成一个菩萨式的好人。”
不过最后想来想去,杜聿明还是决定: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抗战结束,国共两党争抢东北,失了先机的蒋介石决定派杜聿明去东北“打江山”,而杜聿明心里也是很坚定:
“接收东北非武力不能解决。”
于是在美国的帮助下,杜聿明领军直冲山海关。
而当时解放军虽然先入东北,但实际上形势很被动。在给中央的电报中,黄克诚写道:
“部队五十多天行军,极疲劳,现遇到极为困难之情况:无党,无群众,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等。
“况且在黑土地人的心目中,解放军没有钱,在地方行动,到处征发。”
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的《阵中日记》更是记载道:
“顽区群众条件极坏,我军通过时,沿村抗击,我们只能夜间行军。”
而国民党军此时在东北人民心中则是“正牌”。老百姓天天“想中央,盼中央”。
于是,拥有军备优势的杜聿明在当时东北“民心”的支持下,对解放军取得了很大的优势。而解放军只能一撤再撤,保存实力。
杜聿明在东北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在因肾病南下做手术之前,东北的形势在杜聿明的操办下,对国民党来说一片大好。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1948年,病愈的杜聿明被蒋介石派到东北。一年前走的时候还是好局,而今再回来的时候,却是要“收拾残局”。
辽沈战役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新1军、新6军主力全军覆没。昔日的部下郑洞国、廖耀湘,一个在长春“被迫起义”,另一个在辽西当了解放军的俘虏。东北的形势已无可挽回。
当时蒋介石执意让廖耀湘带兵西进,妄图夺回锦州,杜聿明以为儿戏,问道:
“校长收复锦州,有几成把握?”
蒋介石答道:“六成。”
杜聿明一听心里叫苦不迭:只有六成胜算就敢跟解放军决战吗?结果廖耀湘军团果然被歼灭。
好不容易征得蒋校长的同意,杜聿明将东北战场能撤出来的国民党残军通过海运撤了出来。出于对老头子的不满,负责东北战事的卫立煌对杜聿明吐槽道:
“蒋介石用人是人人直接通天,弄得谁也不能统一指挥,东北失败我未下过一道命令,看谁负责?”
杜聿明劝慰道:
“东北失败与总座无关,是校长自己命我亲自下令给廖耀湘的。如果要追究责任的话,那只有追到我身上。”
当然,蒋介石事后并没有追究杜聿明的责任。因为此时淮海也战云密布。接到老头子发来的《徐蚌会战计划》,和让杜聿明坐镇前线的亲笔信,杜聿明心里直嘀咕:
“倒霉的事情怎么偏偏都落在我头上呢?”
在杜聿明眼里,徐州周边的国民党军沿铁路线布阵,已经是死局了。但校长发话,他不得不从。
1948年12月19日,陷入绝境的杜聿明请示蒋介石,提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必要时放弃武汉、西安,集中兵力与共军决战;
中策,各兵团持久固守,争取“政治上的时间”,即“和谈”;
下策,突围。
蒋介石回复,突围。
杜聿明苦不堪言。但又不敢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哀叹:
“不是学生不能战,而是老头子瞎指挥。”
1949年1月9日,杜聿明突围失败,被解放军俘虏,开始了十年战犯生活。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5月23日,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女婿杨振宁从美国赶回参加杜聿明的遗体告别仪式,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追悼仪式。在悼词中,杜聿明的头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常务委员、我国著名的爱国人士”。悼词的第一句: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我国著名爱国人士杜聿明同志。”
没错,是“同志”。
翻翻近现代史,像杜聿明这样的将领,找不到第二个。
他是黄埔一期,是蒋介石的嫡系;新军阀混战有他,剿共也没把他落下;
抗日,从长城抗战到昆仑关战役,他累有战功;远征缅甸,他代表国家踏入国际战场;
解放战争,堪称蒋介石的救火队员,三大战役中的两个,他都有参与而且分量举足轻重;中共号称最会打仗的两个人,林彪、粟裕,他都与之过招;
战后当了解放军的俘虏,是战犯;完成“改造”,特赦后成了人大代表,是“著名爱国人士”;
他是蒋介石最信赖的战将,也不曾违抗蒋介石的意志;但最后他站在了蒋介石的对面……
从民国到共和国,能演的角儿他都演了。
临死的时候,杜聿明写下遗言:
“盼在台之同学、亲友、同胞们以民族大义为重,早日促成和平统一,共同把我文明古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为子孙万代造福!”
然而事情并不如他所愿。
杜聿明被俘后,妻子曹秀清赶去南京见蒋介石,蒋介石不见。
解放后,以为杜聿明已死的曹秀清带着杜家子女去台湾,生活贫苦。杜聿明长子留学美国,因学费问题请求台湾当局周济却不得,最后竟自杀身亡。
杜聿明去世后,他的妻子曹秀清给台湾的蒋经国等人发电,希望台湾当局放杜聿明在台湾的子女回大陆奔丧。
台湾当局不予放行,只允许杜聿明的儿女们在台北,
设灵遥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