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国防教育一体化建设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教学体系前后贯通
人的成长和发展是连贯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连贯性是前后相继的过程,体现出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协调一致;阶段性是时限区间的表达,体现出时间固定、任务清晰、目标明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国防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在教学体系前后贯通上做文章。教学体系前后贯通,就要充分考虑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目标重点、实施方式、运行机制和特点规律,以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学习为经,以大中小学国防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等要素为纬,明确大中小学各学段教学的目标和重点,设置相关的教学单元和专题,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的教学体系。同时,要树立“互联网+”和“国防教育+”的理念,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接受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的正效应,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建设沉浸式全景影像、历史场景复原、情景体验场景,创设线上线下交织的跨界场景,让青少年学生通过人机互动、红外线体感交互、多屏互动、“3D+5G+VR”技术“移情入境”穿越到现场,以沉浸式体验打造可亲身参与、可深度了解、可普及知识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教师队伍一体培养
学校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配备数量、国防素养、知识技能、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国防教育的效果。《意见》指出,“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探索建立军人、退役军人担任青少年国防教育辅导员制度”。无论是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还是高中阶段学校,抑或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队伍都是基础和支撑。只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充实教师队伍,打造一体化培养体系,才能夯实学校国防教育的基础。教师队伍一体培养,就要把国防教育专职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学校国防教育工作需要,分梯次配备相应数量的国防教育辅导员,并逐步配齐军事课教学专职教师,将国防教育军事理论课纳入教学管理,合理解决专职军事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以保证教师的相对稳定性。鼓励和支持不同阶段的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聘请当地军事机关、军队院校的现役官兵或具备条件的预备役人员担任兼职军事教师,借助老红军、老革命、老干部等宝贵资源,建立健全国防教育师资库,为学校国防教育提供力量支撑。同时,分批分类常态化开办大中小学国防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培训班、研讨班、轮训班,采取短期培训、专题培训、边教边学集训等方式,逐步提高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懂国防、爱军事、善教学、会管理的大中小学国防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
实践锻炼贯穿结合
国防教育蕴含着军事文化的独特魅力、军事课程的独特内容、军事训练的独特实践,在提升青少年政治觉悟、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国防教育既要重视理论传授,也要注重实践锻炼,让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通过亲眼看见、亲身体会体现出来。实践锻炼贯穿结合,就要针对不同学龄的学生需求,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学生到部队体验军营生活,通过观摩训练演练、参观武器装备、与官兵座谈交流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军事知识讲座、办国防教育板报墙报、读红色经典图书、传唱军旅歌曲或爱国主义歌曲、看军事题材电影等,使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充分发挥纪念馆、革命历史遗址、重要历史人物故居、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和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少年军校、军事主题公园等阵地作用,结合各自功能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由“用手用脚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入脑入心的系统认识”,切实提升青少年国防教育质效。同时,加强青少年学生军事训练,采取基地化轮训、错峰施训的方式,普遍开展大中学生军事训练,大学生安排21天,高中生14天,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初中生7天军训,让青少年学生感受令行禁止的严明纪律,培养雷厉风行的顽强作风,历练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着力增强青少年学生爱国爱党爱军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李明,系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