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财商课背后究竟有多少套路?
以“小白也能理财”“用睡后收入代替死工资”为噱头的低价财商课正在大行其道。在各类公众号、视频软件、社交平台上,小白理财课的广告不在少数。这样的理财课程真的管用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报名财商课的学员,有学员直言不讳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怀疑群里有托”。而记者也通过调查发现,不同机构间的财商课内容同质化严重,甚至课件完全一样。而教财商课的老师往往会介绍自己是实现高理财收益的老师或企业负责人,更有甚者直接表示自己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但他们的真实身份如何却要打上问号。有业内人士表示,低价财商课的走俏,正是抓住了普通人对理财创收的渴望心理,但行业乱象也不容忽视。
学员质疑课程内容被移出群
“我怀疑有托”
就职于某国企单位的李华(化名)毕业不久,怀抱着理财的热情,他报名了某机构的小白理财训练营。“价格很低,不到十块钱。”李华告诉记者,据李华给记者发来的课程安排来看,训练营共12天课程,每天包括早读、午间课程和晚课,课程形式为图片+文字+短视频。
学习了几天之后,李华表示,感觉讲课的内容就是在群里复制粘贴。“回翻消息太麻烦了,还不如给文字或者视频版的材料。而且好多人在群里灌水,上课的内容很多就是从抖音搬运的。”李华给记者展示了他所在群的学习截图,有群内学员对课程内容搬运提出了质疑,老师却并未对此作出回复。“有人在群里提出质疑,马上就有一群人来围攻,质疑的学员也会被踢出群。有的学员在群里会对老师过分热情,让我觉得很诧异。”
此外,据李华提供的群内截图显示,教授理财课程的老师多次在群里提醒,学员之间不能互加好友,并要求学员关闭微信群聊添加好友功能,学员在私下联系,是被明令禁止的。“老师说这么做是防止学员被打扰和被骗。”
禁止私下联络、课程内容搬运、不允许质疑、过分热情的学员,种种不正常的学习氛围让李华在最后告诉记者,“我怀疑群里有托,几百人的群里,托还不止一个”。
课程同质化严重
另一位购买理财课的同学王玫(化名)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基金理财经历,为了了解更多专业知识,她购买了另一家机构的启蒙理财课程,价格也在十元左右。“上了两天课我就不想再看群了,营销的内容太多,还有好多抖音小视频,没什么实质内容,干货太少了。”王玫同时表示,这么便宜的价格用来启蒙和提高认知还是有用的。“后续课程我不会购买了,前期的这种营销让我太不喜欢了。”
为了了解财商课程的具体内容,北京商报记者也尝试购买了王玫和李华买过的两家不同机构的小白理财课,在拿到课表后,记者意外发现,两家机构的课表几乎一模一样,部分课程名字和内容基本雷同,甚至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如出一辙。
群内课程老师告诉记者,报名小白理财训练营之后,再报名机构其他课程会有一定的优惠。据机构的页面信息显示,进阶课程包括了工具操作技能、财报分析等内容,课程定价均为几千元,最便宜的课程在一千元左右。
同时,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两家不同机构教授财商课的老师在进行自我介绍时,介绍模板和内容几乎一模一样,而且每一位老师都表示,自己有丰富的理财经验,有老师的介绍里写着“年化收益率超30%”,也有老师宣称自己是企业负责人,更有甚者表示自己已经财务自由,现在教课是为了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而就在记者对老师身份提出疑问时,积极回应的老师却保持了缄默,没有回复记者的问题。
割了谁的韭菜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发现,有关理财课程、财商课程的相关投诉达到上百条。有消费者在投诉中写到,“机构宣传的是0元报名,实际情况是要多次缴费的。也有消费者表示,被机构诱导用花呗分期付费报名,后续退费困难。
以教人赚钱为卖点的财商课,究竟是割了谁的韭菜?以“财商教育”为标签在天眼查内搜索后记者发现,仅在一年的时间里,新注册的财商教育公司就多达上百家。指明灯智库联合创始人郁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财商教育属于泛职业教育类,目前赛道正在做渠道和市场的下沉。“机构推出的几块钱、十几块钱的理财课程主要就是面向小白、月光族、大学生、家庭主妇等这些群体。总体来看,这些群体收入不高,日常的财务需求很大,但没有太多时间去系统学习理财的方法。”
财商教育赛道的崛起,对标了国内庞大的市场。“在任何一个国家,普通老百姓的财商都不是特别高,这个赛道的出现和崛起迎合了用户非常普遍化的需求,而且财商课程的客单价极低。”在郁苗看来,用户的刚需,课程价格的低廉,这些特点足以让财商教育机构快速建立社群、公众号等传播平台,通过种种营销手段迅速实现变现。“至于课程质量,大家都不是很关注。不用特别优质的课程,就能吸引到大量的学员。”
同时,郁苗还特别指出,现阶段的财商教育刚刚起步,同质化的内容并不影响机构的收益。“我相信,这一阶段在1-2年的风口期之后,会很快结束。”值得肯定的是,未来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渠道势必会被拓宽,财商教育在完成一轮收割后,市场会需要更多的优质课程去推动运行。而在市场走向规范化之后,充满套路的财商课又是否还有容身之地呢?北京商报沸点调查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