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叔导读:这算是另类的‘衣冠禽兽’了,对于古往今来的官员,‘补丁’好过‘补子’。
有清一朝,官场等级制度森严,依照明朝旧有的标准制定了九品十八级的官场品级制度。而这种官场上的阶级区分也在官员们的官服上体现出来了,也就是说,与十八级官员等级配套的还有对应的官员服饰用以直接区分。
官员的官服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依据品质、数量、颜色的区别来标识着与之对应的官位级别,不允许跨级别混用。
但与传统的中原汉民族统治者不同的是,清朝的官员服饰中包含了很多满清统治者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种类。皇帝的龙袍以明黄、金黄或杏黄等亮黄色为主色,上绣九条龙,但以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实际上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
龙袍下摆则绣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为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清朝文武官服前胸和后背上缝缀的“补子”,或称“补袍”或“补褂”,不同的补子代表着不同的官员。
在皇帝之下,从亲王到伯爵这一等级,基本上都是龙和蟒,在他们之下的官位,才开始从品级。
太傅、太保等为一品文官
少傅、少保等为二品文官
通议大夫、左右副都御史等为三品文官
大理寺少卿、鸿扩寺卿等为四品文官
各州知州等为五品文官
京府通判、兵马司指挥等为六品文官
中书科中书舍人等为七品文官
太医院御医等为八品文官
各府知事等为九品文官
八旗都统等为一品武官
九门提督为二品武官
一等侍卫等为三品武官
宫殿总管太监等为四品武官
关口守御所千总等为五品武官
亲军校等为六品武官
城门更、武信骑尉等为七、八品武官
修武校尉、各营蓝翎长等为九品武官
其实,清代官服,我们并不陌生,它的独特款式造型及色彩,我们今天都可从一些当代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看到。
它和清代的其它服饰一样,是以浓郁的满洲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装饰风格,在我国历史上曾经盛行过近三百年。
在清代服饰沿革中,尽管在民族“易服”上,他们为了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推行了一套强硬的政策,但是在二百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长袍马褂和短衣式的服装结构,是有生命力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汉族传统服装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从衣着特点和传播的持久性来分析,它是以新代旧的一种进步,是时代进步的一种反映,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可以说这种变革,已经形成我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继战国时代的“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突变。
那么,您认为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官服最好看呢?
对于官员来讲,什么样的衣服更让老百姓看着舒服呢?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评论,刀叔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