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浒传》,觉得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情节,就是“劫法场”: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里,宋江、戴宗被押到法场,“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正在此时,梁山好汉一齐发作,“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
经常看电视剧的童鞋应该不难发现,每次要斩首犯人的时候,监斩官都会看看太阳,然后说:“午时三刻已到,犯人以验明正身,斩!”然后把牌子往地上一扔,刽子手就去把犯人斩了。那么午时三刻究竟几点呢?为什么非要午时三刻执行死刑呢?
北京午时三刻时西安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正当空,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此时,正是大气、地表、云层等接收了太阳辐射,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大幅上升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
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在旧小说和戏文中才多出现''午时三刻''问斩的画面和场景。
当然,在民间还有这么一种说法,“午时三刻”是一个人精力最为衰微的时候,选在此时处斩可以减少犯人的痛感,以此体现统治者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