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儿子没考上清华,林徽因查阅试卷,在卷子背后发现一行字
每年高考分数出来后,总有家长因为高考分数和预估分数差别太大,要求复核考卷。其实家长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也很正常,一方面是孩子平时考试成绩都还不错,所以家长比较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高考就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所以绝不能有半点儿戏。
其实,像这样的父母,不是今天才有。
(林徽因和孩子)
民国才女林徽因也曾因为子女高考没考上清华大学,就两次干过复核高考试卷的事情。还别说,在复核考卷后,还真让她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这究竟是个什么秘密呢?
林徽因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自幼聪慧乖巧,对书本的领悟力很强。
她的父亲林长民不光给予了她极好的教育,还带她游历各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为的是希望她能有改良社会的能力和见解。
林徽因在欧洲游学的时候,对建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认识梁思成后,两人达成同赴欧洲学习建筑学的共识。
当时,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正努力促成他和林徽因的婚事,因此自然是一万个赞成。而林长民和梁启超在政治上又是意气相投的朋友,因此这对年轻人的想法,得到了双方家长的同意和支持。
然而到了欧洲后,林徽因才发现建筑系不收女学生。无奈之下,林徽因改学美术。但她出于对建筑学的热爱,还是选修了建筑学,并一直在建筑系做旁听生。
学成归来后,林徽因和梁思成结为连理。
(林徽因和梁思成)
此后两人在建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在解放初期,通过他们的呼吁和努力,许多古建筑才幸免于难,并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和保护。
不过,再有才华的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也会对孩子寄予厚望。
林徽因先后为梁思成生下女儿梁再冰和儿子梁从诫。
自从做了母亲后,林徽因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非常重视。
她在梁再冰和梁从诫小的时候,便不断朗诵古诗词和优美的文章给他们听,在她看来,文学的熏陶是日积月累的,同时也是受益一生的大事。
因此,哪怕是在战火纷飞,不得不四处奔波躲藏的时候,林徽因依然坚持为梁再冰和梁从诫朗诵诗歌和美文。
此外,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教育上的认识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孩子也应该被信任被尊重。
比如有一次,梁再冰的作业并没有完成,但当林徽因过问时,她却说做完了,于是林徽因便再也没有问起。
事后,梁再冰觉得自己辜负了母亲的信任。出于愧疚之心,她将这件事写在了日记本中。
除此外,林徽因在外工作的时候,也会给梁再冰和梁从诫写信,告诉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在哪里等。而梁再冰和梁从诫有时候也会给林徽因回信,在这一来一往的过程中,梁再冰和梁从诫的作文能力,便得到了提高。
(梁再冰和弟弟)
1946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担任教授职务。
也是这一年,17岁的梁再冰参加高考,并报考了清华大学。
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教育下,梁再冰和梁从诫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当梁再冰高考时,许多人都认为她成绩很好,父亲又在清华大学做教授,肯定能轻松进入清华大学。
然而高考分数出来后,人们发现梁再冰居然没有考上清华大学。
其实不光大家觉得意外,就连林徽因也深感诧异。所以她按相关程序做出申请,复核了梁再冰的高考试卷,结果的确是梁再冰答题失误。
最终,梁再冰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被北京大学西语系录取了。
林徽因和梁思成出于对建筑的热爱,同时也因为和清华大学有着极深的渊源,因此在梁再冰高考失利后,便把希望寄托在梁从诫身上。
林徽因一直希望梁从诫能子承父业,在建筑学上做出更高的成就来,所以在梁从诫小时候,林徽因便把建筑学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他。并且在出外做建筑文物考察时,只要条件允许,林徽因都会带上梁从诫,让他从小就对建筑学耳濡目染。
(和父母在外的梁从诫姐弟)
转眼到了1950年,梁从诫也参加了高考,并按林徽因的要求,填报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可是,让林徽因万万没想到的是,高考成绩出来后,梁从诫因2分之差,被清华大学拒之门外。
这个结果,让林徽因无法镇定了。
出于对梁从诫学习上的了解,林徽因认为梁从诫没有理由不被清华大学录取。所以她再次走程序,复核了梁从诫的高考试卷。
在复核的过程中,林徽因发现,梁从诫的答题都堪称完美。不过她在复核的过程中,在物理试卷的反面,发现梁从诫在空白的地方写了一行小字,说他并不喜欢建筑学,他真正喜欢的是历史。
这个发现让林徽因大吃一惊。
她这才知道,这么多年来,她和梁思成一直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梁从诫身上,差点摧毁了梁从诫的兴趣。而兴趣才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
虽然林徽因和梁思成因为梁从诫没能继承他们的衣钵,感到有些失落和遗憾,但是他们非常尊重梁从诫的兴趣。最终梁从诫入读北京大学,报读了他最喜欢的历史专业。
由此可见,林徽因和梁思成作为建筑界的大师级人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同样有许多值得当今家长学习的地方。
(参考史料:《林徽因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