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孩子若是在今天,正是被父母宠着惯着,无忧无虑的年龄,然而,毛泽东在8岁的时候,就已经被家业发达成为富农的父亲当成了劳力。那时候,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已经凭自己的精明头脑置下了15亩田地,每年可以收60担谷,一家5口吃35担,每人平均7担左右,这样每年还剩余25担。之后,毛顺生又看准行情,做起了贩运谷物和生猪生意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信佛,性格善良敦厚。由于在毛泽东之前,两个孩子先后夭折,文七妹对毛泽东的到来倍加呵护,希望他健康成长,于是请人为毛泽东算命,算命先生说毛泽东名字太大,要拜个干娘才行,于是虔诚的文七妹便领着5岁的毛泽东来到韶山的观音石前,焚香拜石头为石干娘,因为毛泽东排行位三,故取名“石三伢子”,意寓像石头那样坚硬好养活。母亲的善良敦厚和父亲的精于算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少年毛泽东的眼里,父亲就是一座山,一座充满岩石的山,他自私、坚硬、苛刻,弄不好就能划破手,母亲则是水,温顺涓细,有着数不清的滋润。他们两个最明显的就体现在对自己的管教上。
毛顺生平时就像一个严格的监工,把未成年的毛泽东当作不花钱的雇工。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帐要记,就要我去做农活。”尽管如此,他还是作出了一个令毛泽东终生受益的举动——资助毛泽东上学,即使像东山小学这样的贵族学堂,他也情愿掏出1400铜元为毛泽东交学费。毛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毛泽东学知识,而是他认为,这种先进的教育可以教会毛泽东将来给他赚更多的钱。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一次在打官司时,对方在法庭上引经据典导致了他败诉,他希望毛泽东以后能为自己打赢官司。
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有着乐善好施的天性,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在荒年有人前来乞讨的时候,她常常送给他们衣物,给他们饭吃。她希望毛泽东跟着她一起读经书,有一时期,毛泽东居然因为父亲不信佛而懊恼,企图和母亲一道扭转他的思想。然而,当毛泽东接触到了其他书籍以后,便对宗教失去了兴趣,认为那是自欺欺人的东西,改变不了世界。因此,母亲也曾责怪他对宗教不热心。但对毛泽东的善举,母亲还是很欣慰,从来报以鼓励的态度。毛泽东每天都要带午饭去学校吃,有些日子毛泽东晚上放学回来总是喊饿,吃得特别多,他母亲特别奇怪,问他“你晚上怎么吃的这么多,是不是午饭不够吃?”。毛泽东告诉母亲说“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同学,家里穷,没带饭,我就把自己的饭菜分一半给他。”“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母亲没有责怪,反而赞扬他,以后总是让他带两个人的饭去。
而毛顺生则不赞成施舍,因为在他眼里那些乞讨的人都是因为不努力,不勤劳,他根本不认为是这个不平等的社会造成的。当然,毛顺生也不相信敬佛,他认为自己没有敬佛生意不还是做红红火火。为此家里常因这些事争吵。毛泽东因读了私塾接触了一些先进的读物,于是便学用刚刚学到的政治术语将家里分为两“党”,一党是他父亲,是“执政党”,另一个党是他和母亲、弟弟,包括雇工在内组成了“反对党”。毛顺生的精打细算不仅体现在盘剥那些长工和外人身上,就连自己的堂弟毛菊生也不放过,有一次毛顺生居然在毛菊生最困难时期,乘机将其依靠度日的7亩水田买了下来。为此毛泽东和母亲极力反对,而毛顺生则理直气壮地说:“我用钱买田,他卖我买,天经地义,这和兄弟不兄弟没有关系。”这件事,让毛泽东对父亲的看法雪上加霜,也让他萌生了彻底改造这个世界的想法。母亲的善良,父亲的精于算计,无疑对毛泽东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母亲他采取的是同情的态度,对父亲则是反感和叛逆的态度,随着读书的增多,特别是接触到革新派的《盛世危言》后,毛泽东愈发感到,在父亲面前,母亲、他和弟弟与父亲的关系和当下皇帝和臣民的关系没有两样,一切都源于这个社会存在着阶级,存在着剥削,是他父亲这样的人才造成了不公平,不平等。有一年闹饥荒,一些哥老会的成员抢了他们家囤积的粮食,毛顺生气得直跳脚却没有能力阻止,而毛泽东看到这一情形后,则痛快地说“抢的好,人家没有米吗!”从那以后毛泽东就认识到了反抗的力量。
而后来发生的事则印证了毛泽东的想法。那一时期,毛泽东一边在学堂里学习《四书》、《五经》这类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旧的礼教文化,一边瞒着老师和父亲读那些关于造反的故事,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这些被当时认为的“禁书”。起初,毛泽东因抵触老师的粗暴严厉而罢过老师的课,由于害怕挨父亲的打,一般都是在外边躲上几天,引得父亲的担心,而换取他的体谅。读了一些造反的书以后,毛泽东则尝试着与父亲进行正面抗争。一次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吃饭,竟当着客人的面骂毛泽东懒而无用,被激怒的毛泽东当众和他吵了起来,并离开了家。父亲追出来一边骂一边命令他回去,毛泽东跑到一个池塘旁回首恫吓他的父亲说:“如果你要再进一步,我就要跳下去。”这一招果然管用,他父亲止住了脚步,做了妥协,一场战争就此结束。从这个事件当中,毛泽东尝到了反抗的甜头。他后来总结说:“从这件事我认识到,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如果我仍然温顺驯服,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一晃毛泽东到了13岁,长的也和他父亲一样高大了。虽然每天在地里干农活,但嗜书如命的他,也养成了带书去田里的习惯,他这时候的读物依然是那些英雄传奇和造反的故事,而对父亲的管教他也学会了策略。一次他父亲在田里没有看到他,找来找去,竟然发现他在古墓的后边的大树下看书看得入神。于是父子俩就有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你是不是诚心不想干活?”他父亲问。
“不,爹,”毛泽东回答说,“我只是歇一会儿。”
“今天一早你还一担肥都没挑呢!”
“谁说没挑,”毛泽东抗议道,“从天亮起,我已经挑了好几担了。”
“到底几担?”
“至少也有五六担吧!”
“半天才挑五六担!你以为干那么点活,我就得白养着你吗?”
“那你说你半天能挑几担?”
“20担”,他父亲答道,“起码也得15担。”
上午吵完以后,下午5点钟时,毛泽东又不见了,这次他父亲径直来到古墓那里,果然儿子像上午那样坐在那儿看书,两人又吵了起来。
“你真的鬼迷心窍,中了这本书的魔了?你把你爹的话当耳旁风了吗?”
“不是的,爹,”毛泽东回答说:“我还是听你的,你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的意思明白得很,”毛顺生接着说,“我要你一门心思扑在田里,规规矩矩地干活,别再看这些闲书。”
“我会规规矩矩干活的,”毛泽东回答说,“但我也要看书。我保证先干活,后看书,田里的活干完后,总可以干点自己的事情吧。看你还有什么话说,只要做完了田里的那份活,你就不用管我看自己的书了。”
“可是,小子,”毛顺生反驳道,“你才挑了几担就躲在这里看书?”
“我已经挑了15担肥了。要不信,自己到田里数数去,搞清楚你再来。现在还是让我清静一会儿吧,我要看书了。”
听了儿子的话,毛顺生将信将疑地来到田里,果真看到了毛泽东挑的15担肥,他为此大吃一惊:15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的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从此以后,毛泽东继续在他的老地方读书,而父亲再也没有干涉过他。
就这样,毛泽东通过与父亲的一番理论赢得了看书的权利。在他的眼里,这也是一种斗争,斗争的结果是自己胜利了——靠智慧争取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自由和独立。
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位老师。虽然毛泽东的父母在毛泽东的童年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慈爱,也有苛刻,有期盼也有激励,为毛泽东树立了泾渭分明的两种形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希望毛泽东早挑重担,生活事业超越父辈。也许就是在父母身边短暂的十几年,铺就了毛泽东一生性格的底色。
后来毛泽东的经历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身上有着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政治远见和精准军事谋略,更有着爱民如子,无私奉献的情怀。这一切都与父亲毛顺生、母亲文七妹的影响分不开的。
著名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曾这样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是近代最后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他从一个农家子弟,获得神秘的幸运之神的帮助,以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地攀登着......他的故事是一段不朽的历史。”回顾毛泽东的一生,若真的有幸运之神的话,那么第一个神就是他的父母,第二个神就是书籍,第三个神就是马列主义,第四个神就是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