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戏 中国象棋的早期形态
编者按:中国象棋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只不过,古代下象棋一些技法跟现在略有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文章,什么叫做塞戏?
象棋的历史几乎和华夏文明一样源远流长,我们所知最早的象棋是六博,其后慢慢演变成塞戏。弈林精华中有这样的记载:“象艺之始,弹棋,格五之遗。”
塞戏出现于春秋时期。格五就是塞戏。《后汉书·梁冀传》往引鲍宏《塞经》中说:“塞在四采,塞、白、乘、五是也,至五格即不得行,故调之格五。”
这就是格五名字的来源。除此之外,诸多先秦典籍也有关于塞戏的记载。塞戏是在博戏基础上繁衍出来的,所以古籍中经常“博塞”并称。如《管子·四称》中载:“流于博塞,戏其工瞽。”
我们都知道“六博”是象棋最初的形态,六博的规则是行棋加上投箸,就是在下棋之前先要投箸,即所谓的:“投六箸,行六棋”。这就使得六博变成了一种投机性很强的游戏。
只要你掌握好投箸技巧,即便你棋艺不高,也可以获胜。可是你棋艺高,但是投箸不好,那么就容易输棋。这种比赛规则十分不合理,更让比赛失去了公平性。塞戏则改变了这种方式,它保留了行棋,而去除了投箸。
这样去掉了侥幸取胜的成分,让双方可以在一个平等的智力基础上进行比赛。这一点对于象棋的演变是至关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六博去掉了投箸变成了塞戏。那么去掉了行棋的六博变成了什么了?相信聪明的朋友们可以猜得到,变成了“赌博”。
投箸虽然丧失了公平性和智力性,但是刺激性和冒险性大大增加,变成了梦想一日暴富人的工具,成为古代赌场最常见的一种赌博方式。
叠炮威力初现
宋徽宗时期,在皇室的带领下,从仕大夫到平民百姓都以象棋为乐,大大的推动了象棋的发展。但是由于皇室重奢靡,这种奢华之风也带到了仕大夫阶层。
于是,权臣们互相攀比,竞相奢毫,不惜血本,把象棋器具制造得十分华贵。和皇室一样他们往往采用最昂贵的材料,最精湛的手艺,以图在无休止的“攀比大赛”中不落人后。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首吕渭老的《选冠子·雨湿花房》词中看到当时仕大夫阶层象棋的形貌。
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檀盘战象,室局铺棋,筹画未分还懒。谁念少年,齿怯梅酸,病疏霞盏。正青钱遮路,绿丝明水,倦寻歌扇。
空记得、小阁题名,红笺青制,灯火夜深裁剪。明眸似水,妙语如弦,不觉晓霜鸡唤。闻道近来,筝谱慵看,金铺长掩。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
这是一首讲述相思情怀的词,词的内容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我们只看“檀盘”,“宝局”这个词,很明显的反应出仕大夫阶层棋具的精美华丽。
吕渭老并不是那种位高权重的大臣,做得都是小官,可是他生活的环境中却可以使用如此“高档”的棋盘,可想而知,哪些真正的高官们用得又都是如何奢侈的了。
那么,除了华贵的棋盘外,宋徽宗朝还给象棋贡献了什么呢?我想最重要一点的就是叠炮的应用。叠炮是指双炮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呼应的一种战术。
这种战法在今天也是十分常见和重要的。但是在北宋末期,炮并没有被发明很久,可是,双炮战术很快就被宋人重视起来,成为了最厉害的获胜法宝,以致于开创了一个“斗炮”的时代。
不过,最重要的是,叠炮战术演化发展为今天我们最常见的当头炮开局战术的出现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引作用。
总结:随着象棋慢慢的发展成为大家的娱乐活动,很多关于象棋的一些比赛也经常开比,只有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才能在每次的胜局中尝到胜利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