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这4类学生考研成功率很低,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早点找工作

由 解洪海 发布于 经典

随着大学生数量激增,就业形势严峻,再加上疫情影响,很多公司被迫裁员,就业压力明显上涨。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考研,以躲避就业压力。

“考研热”不断升温,根据最新数据显示:

2020年的毕业生中,有377万人投身考研大军,如果按照这个势头继续增长,2021年将突破400万人。

人数虽然多,但最终能够成功上岸的只有不到三成,大部分考生最终都成了“陪跑者”。

究其原因,考研虽能提升竞争压力,可它并不适合所有的毕业生。

有些人热爱学习,喜欢钻研,耐得了寂寞,适合潜心研究,走学术道路。但有些人考研只是想提升学历,混个更高的文凭,即使成功了,也很可能并不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而变成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这就得不偿失了。

这几类学生考研高功率很低,不如早点找工作

● 没有自己的目标盲目跟风的学生

考研党的庞大队伍中,最多的就是这种盲目跟风的学生,既没有考研的目标院校,更没有工作目标,只是因为看到其他人考研,自己也参与其中。根本没想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这类同学也仅仅只能参与了,在考研大军中主要负责“营造气氛”,做别人的“陪练”。

只有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才能有的放矢,向着目标稳步迈进,否则只是在校园里浪费时间。

● 心浮气躁没有自制力的学生

这类学生属于那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类型,一到关键考试就容易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定。而自身的情绪状态往往会直接反馈到成绩上,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压力不懂得如何排解,抗压能力太差,考研无疑是雪上加霜,还不如不考。

另外,没有自制力的学生,不懂得自律,只要没人监督就放任自己,凡事都只有三分总热度,那就没必要考研,因为学习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自律,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勉强自己。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懂坚持的学生

虽有目标却坚持不了的同学,也占了很大比例。大学要学习的知识同研究生相比,仅仅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有些学生甚至提前一年到两年就开始准备了。

如果你想考研,却总是三天新鲜,学一阵玩一阵,那还是不要坚持了,都是在做无用功。不如好好想想工作的事。

● 基础较差成绩一般的学生

平时就基础差的学生也不适合考研,有的同学基本没怎么上过课,考试秉持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心理,不挂科就行,四年大学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怎么可能考研成功呢?

人生是多面的,大学毕业后并不是只有考研一条路可以走,走上社会也许会有更适合你的精彩世界。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确不适合考研,早点谋求工作出路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你选择考研,就要严格做好规划,按照规划一步步实施,为自己的未来再搏一把。

如果考研不想做“陪跑者”就要做好规划

第一步:明确目标院校

考研并不是每天埋头苦学就一定能成功的,每一位考生要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考研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要了解每个学校历年的招生情况,将一些有过黑历史或通过率难竞争大的院校先排除掉。

这里就需要考生注意了,不要好高骛远,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来选择院校,目标太高够不着,可能会更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只有能考上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步:选对考研资料

收集资料也是考研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除了考试范围和大纲以外,历年真题也不可忽视。考生不要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复习,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达不到效果。

其实多观察我们就能发现,很多高校的试题总是保持固定不变的方向和题型,我们可以找到师哥师姐多做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第三步:了解复试“小心机”

考生不要轻视复试,这也是一场需要拿出百分百精力对待的考试,它的差额比如今已经达到将近1:2的程度。

复试时考生要争取展现出自己的特长,让导师看到自己并且无法忽略,谦虚的中华美德可以靠后放放了。

敢于直言非常好,但也要分场合,复试时导师问到“为什么要跨专业”,你不能回答“因为数学太差”。虽然这是实话,但会让导师产生不好的印象,因此在回答时也要仔细斟酌。

第四步:做好失败的准备

考研人数日益增长已成为现实,考生们要接受并且做好心理准备,优秀的人比比皆是,即便没有考上也在正常范围中。

而且坦然接受更能够消除自己的紧张感,用最好的状态去迎接考试,毕竟不怕失败才能持之以恒。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