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青未了 | 又是一年开学季

由 岳洪秀 发布于 经典

文 | 吴强

孩子高考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神兽出笼以后,往往就会神出鬼没,家长难得见上一面。孩子们初次离家,离开了老师的束缚和管教、离开了父母的唠唠叨叨,面对陌生的城市、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小伙伴、脑洞大开,每个细胞都散发着张力、每个关节都会迸发活力,世界就是他们的。难怪,谁让他们正青春呢?

我家神兽恰逢今年高考,正值山东高考3+3改革第二年,成绩出来后,基本符合预期。超出本科线不足50分,离985等名校遥不可及,普通的高校还是有比较大回旋余地的。今年填报高考志愿可是技术活,需要报96个平行志愿。几番攻略、几经周折总算理清了填报的精髓。为了规避信息的不对称,那就是不能报的太稳,能冲则冲。为孩子开阔眼界着想,北上广以及若干不错的省会城市的高校都收纳其中,结果,误打误撞,录取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姥娘嫌弃离家远,姥爷念叨天太热,孩子高兴,我笑而不语。心中暗念,就是录取在省内青岛,开车也得3小时,无非是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陆地跑。只是看看单程小两千的飞机票价,感觉有点肉疼。

广外2021级新生9月5日报到。人还没去,很多情况也都有所了解。有爱的师姐编写的新生须知,图文并茂,让我们对学校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食堂、图书馆、运动场一目了然。孩子们的朋导大多是师哥师姐,非常用心地组建了新生家长群,温馨提示新生入学的各项细节。新群组建伊始,一个孩子家长留言道:从小学家长群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家长群,现在终于盼到了大学的家长群,直接置顶。当地新生的家长、白志华辅导员还有院党委陈哲副书记就如何转地铁,如何做核酸检测、自驾车如何进校都做了详细地提示。我由衷感慨:“我们人未到,先感受校领导和家长的热情,这是个有温度的温暖大家庭。”发帖以后,也赢得部分家长的共鸣。因为疫情期间,很多院校都不允许家长进入校园,广外的领导为我们提供方便,无论是自驾还是护送的家长都可以进入校园,学校组织了庞大的志愿者队伍,迎接各院系的新生。

我们是9月2日落地广州的,一下飞机,给我的感触就是一线城市交通的便捷和发达。人不用出机场,地铁直接中转到任何你想去的目的地。由于不可以提前报到,我们决定先在天河区住几天,也到处走走、看看。入住希岸酒店,稍事休息,我们便出门逛街。广州的繁华是无需置疑的,即便是在疫情期间,大街上也是人潮涌动,地下天桥商场和各类广场更是人山人海,尤其是年轻人居多。我除了感觉天热,给我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广东防疫工作的完善,天再热,人们自觉佩戴口罩,每进一店,必量体温、查验粤康码、扫描行程码,人们都已经成为行动自觉,没有人置疑。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源头防控,精准化、常态化核查推动构建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都是值得学习的。我想,广州防疫工作做到如此精细,除了当地政府治理有方以外,与曾经遭遇过之前非典和当前新冠双重疫情或许有一定关系。人们对疫情有着切肤之痛,对疫情防控的城市治理有着无限的认同。联想到米国的4000多万人感染新冠,平均9个人就有一个人感染的情况下,还有人置疑带口罩侵犯人权的无知与傲慢,从防疫工作的成效真能体会我们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从我们可爱的国人自觉行动中,更能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9月4号是报到的最后一天,按照计划我们赶到天河电脑城为孩子购买笔记本电脑,看过苹果、联想等若干品牌,最后还是按照我的期待购买了华为,且不说品质有多少差别,我总感觉支持国货应该是现代青年的基本修为。买好笔记本,装好系统。已经到了午饭的饭点,按照事先的计划,来到食在广州这个天堂之地,怎么地也要奢侈一下,吃顿正宗粤菜……晚七点,华灯初上,我们来到广州塔,俗称“小蛮腰”。然后趁着夜色,夜游珠江。在录取通知书下达之前,跟姑娘探讨过希望去哪个城市读书。结论是一线城市至少是省会城市,在这点上跟姑娘达成共识,以京津冀为核心首都经济圈、以江浙沪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和以粤港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在孩子的填报志愿中符合上述三者以及省会城市的学校占据51个之多。首都经济圈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是发展和创新的热土。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倍出,也是吸引年轻人吸引投资最多的区域。这三地有几十所高校录取任何一所高校都是上上选。我个人觉得作为外地人在首都“北漂”最辛苦;在魔都打拼也不易,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文化层面的是否足够开放和包容,多少人在北京、上海打拼多年,最终还是因为搞不定当地户口被迫撤离。能在首都和魔都立足的,都是人尖,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首选是广州,这是个足够开放和包容的城市。而当愿望达成,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我唏嘘不已:一切命中注定、一切如愿以偿。当我们在珠江之中乘风破浪,遥望万家灯火时,也不禁感慨:生逢盛世啊!新的历史起点、新的百年征程,是不是也更需要这种开放和包容呢?

9月5日如约而至。九点半钟,在宾馆门口的一间肠粉店吃过早饭。我出门打车,天河区离番禺大学城虽然只有11公里,但打车却需要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跟司机师傅愉快的攀谈中,很快驶入目的地,因为当地的新生多,排队等候的人和车已经排成长龙。在下车取行李的时候却发现,最重要的装载孩子档案袋以及录取通知书的双肩包不见了。经过紧急检索回忆确定双肩包遗落在吃早餐的肠粉店。老婆急眼了,要打车回去找,遇到急事我还算沉得住气。打车回去还要一个多小时,多一分钟这些重要的档案材料就多一份丢失的风险,首要做的是第一时间找到双肩包。最快的能够寻求到的帮助当属酒店,毕竟已经在酒店住了三晚,愉悦的居住体验跟酒店建立了信任关系,最主要的是这是第一时间到达肠粉店唯一的联系电话。第一时间拨通电话,跟前台说明情况,安排人迅速到肠粉店找到了双肩包。当通过第三方跑腿公司将包送到,已经是12点多。我们去学校的第二食堂博雅园体验了校食堂的饭菜,各个窗口都体现了一些地方的特色小吃,干净卫生,价格也不是很贵。孩子从见了小伙伴几乎就没时间搭理我们,报到、做二次核酸检测,(四号上午我们三人专程赶到番禺广东中医院做过核酸检测)等孩子办完校园卡,我们就考虑归期了。查看5号的飞机还有晚上的一班,只是要在杭州转机,第二天8点半落地蓬莱机场,基本不耽误周一上班。在校园连张合影都没照,匆匆赶车去白云机场。飞机飞到杭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在飞机上望着杭州的璀璨灯火,让我想起广东籍的南宋名相崔与之(1158-1239)

他36岁中进士,成为广东由太学取士第一人。他守淮五载,卫护四蜀,淡泊名利,激流勇退,七辞参知政事,十三疏辞右丞相兼枢密使。罕有的“立功、立言、立德”三立之人,彪炳历史。崔公的座右铭是: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事杀百姓。对我们都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文天祥对崔公的评价是:盛德清风,跨映一代。临行前,把崔公的故事讲给女儿听,重点是他的求学历程。在崔公32岁的时候,决定到京师临安府(今天的杭州)参加补试,报考南宋最高学府--太学。当时从广州到临安有近4000里水陆路程。在太学的三年,他没有为临安府的繁华所诱惑,三年的寒窗苦读,未曾踏过闹市。实现了自己立下的“必期三年成名而归”的志愿。金榜题名后,实践其爱民救国的政治抱负。或许真是机缘巧合,今天我乘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用1小时40分就从广州飞到杭州,想想731年前崔公从广州启程……。似乎时空倒转,穿越回那个年月。朦胧中我来到崔公面前,毕恭毕敬:崔公啊,您有如此才华,为何屡屡拒官呢?崔公扼腕叹息:守初心易,保晚节难,生不逢时啊……

最后,赋诗一首,为此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七律

.送女赴广外求学

家中有女初长成,千里求学赴羊城。

蝉鸣尚谓秋来早,雁归始觉孤难行。

学贯中西风气先,崇德尚行刻骨铭。

更得崔公身是范,三立楷模展鹏程。

作者简介:吴强,中共党员,男,1969年生人,本科学历,1990年山东银行学校毕业,入职中国人民银行长岛县支行。党组成员,副行长,在系统内发表各种论文30余篇。

壹点号海岛寻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